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游記(五)-《納米崛起》
第(1/3)頁
通過做手術,直接切除一部分汗腺,雖然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的狐臭問題,但這種手術畢竟要動刀子,總有一些潛在的風險。
更何況,人類在幾萬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汗腺發達其實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
從人類基因工程的檢測和分析中,可以發現三個主要人種中,汗腺最發達的一支,是原生在熱帶的默人,基本90%的默人都有狐臭。
而白種人,或者說白化人,他們中的狐臭比例,在70%左右。
最后的黃種人,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命名,因為所謂的黃種人,本身膚色其實并不黃,而是呈現出一種健康的白。
因此國內的一部分學術機構,取消以膚色命名的習慣,改用東亞人來統稱。
東亞人種中,狐臭比例非常低,大概只有3~4%左右。
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差別,主要是氣溫和生存環境的問題。
在上一次冰河時代結束后,進入這個時代的間冰期后,然后到兩漢—羅馬時代,人類種族內部的分化,還維持著后冰期時代的格局。
即非洲熱帶默人,地中海、西歐、西亞白化人,南亞次大陸棕人,其他地區東亞人或者混血人,以及大洋洲的古人(類似于尼人)。
從分布上,可以看出默人和古人一樣,屬于沒有進化的原始智人,要么生活在熱帶,要么生活在孤立的大洋洲。
而白化人則是生活在亞熱帶、溫帶。
東亞人則各個緯度都有,而且分部在東歐、北歐、中亞、北亞、東亞、東南亞、太平洋、美洲。
從本質上來講,人種的狐臭比例,體現了種族的耐熱耐寒能力,東亞人少狐臭的原因,是因為耐寒能力比較強。
而部分生活在熱帶的東亞人,其實和當地棕人、亞默人進行過混血,因此東南亞的狐臭比例會高于東亞。
當然,體味濃烈不過是適應環境的一種改變,人類各大分支雖然經過幾萬年的分化,但生殖隔離還沒有形成。
如果人類文明延遲一百萬年出現,那時候就會出現明顯的生殖隔離,出現類似于智人、尼人、古人的部分生殖隔離。
大漠明珠公司自然沒有能力修改基因,將白化人、默人的汗腺基因修改。
不做手術,又無法修改基因,卻不代表無法解決。
生物研究所在研究熒惑真菌的時候,定向培養過千奇百怪的變異種,其中就有一種可以作用在汗液的特殊成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