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納米崛起》


    第(2/3)頁

    “各位,現階段的太空探索和建設任務中,核電池是我們的重要領先技術,安全問題要重視,但不能因噎廢食。”

    黃修遠倒是沒有一棍子打死,他贊同張天程的觀點:“用是一定要用的,關鍵是安全措施要全面,特別是衛星和空間站上的核電池。”

    在廣寒宮基地的核電池,其實相對比較安全,就算是出現核事故,也可以將整個太空艙廢棄,然后挖一個大坑填埋了。

    因為月球沒有明顯的自然水循環系統,地下水深度都在一百米以下,一部分區域的地下水深度,甚至達到幾百米。

    就地掩埋核廢料,并不會污染地下水。

    而且掩埋過程中,可以向廢棄的核電池著,注入氧化硼和鉛,達到稀釋核燃料濃度,以及凝結的目的。

    但在太空中漂浮的衛星、空間站,可沒有地方掩埋核廢料。

    要么留在軌道上,變成太空垃圾,為日后留下一個巨大隱患;要么送回藍星,或者送到月球,進行拆解處理。

    眾人討論了十幾分鐘,拿出了一些方案,比如增強防護層、機械散熱、緊急散熱、配備稀釋劑、凝結劑,緊急彈出系統之類。

    能想到的處理方案,只有成本允許,都給用上。

    雖然會直接一些成本,但如果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率,以及日后的處理麻煩,這些成本倒是值得。

    如果學習NASA的急功近利,現在是便宜了,以后的麻煩絕對少不了。

    如果NASA當時在建設前哨1的時候,多拿出幾百萬米元,建設一套艙內水循環的全面檢測系統,完全可以避免今天的慘重損失。

    其實太空艙在地面的建設成本并不高,如果像航天科工的空間站太空艙那樣,工廠流水線上,大規模量產。

    除去里面的科研設備之類,一個標準太空艙的成本,就150~300萬華元左右。

    而NASA的成本之所以那么高,一來是因為資本需要大量的利潤;二來,則是技術跟不上,導致太空艙的死重太大;第三個原因,是因為運載火箭的成本太高。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NASA發射一艘月球飛船,平均每噸有效載荷的成本,高達500萬~2000萬米元。

    加上各種昂貴的精密儀器,還有研發成本、營運成本、投資成本之類,那夠便宜下來才見鬼了。

    比如之前有一枚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發射失敗了,那這枚運載火箭產生的損失怎么計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