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納米崛起》
第(2/3)頁
至于用途。
顧名思義,大腦保護系統的作用,就是為了保護大腦,這個系統植入大腦后,可以摧毀掉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興奮劑、致幻劑。
無論采用哪種吸食方式,只要相關的藥物成分,靠近保護層,就會觸發保護機制,就試圖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成分分解成為無害物質。
至于入行識別藥物,這需要依賴結合在大腦保護系統中的仿生芯片,以及那三種奇特的納米結構(納米機器人),它們可以識別、捕捉、分解特定的化學藥物。
黃修遠在拿出無害興奮劑后,就擔心這些藥物被濫用,便想到了未來的大腦保護系統。
這項技術是當時的華國研發的,主要是未來世界的致幻劑濫用人群非常多,哪怕是相對嚴控的華國,長期服用致幻劑的人數,也占總人口的28.7%左右。
至于西方那邊,更是高度80%左右,很多人都將無害興奮劑當做生活必需品來使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未來的華國研發了大腦保護系統。
這種集成了納米技術、半導體技術、微化學技術和人體改造技術的大腦保護系統,效果是非常強大的。
如果配合強制外骨骼監控系統,吸毒者可以被動完成戒毒,特別是前期難熬的戒斷反應期間,哪怕是吸毒者要自殺,也會被監控系統強制接管身體。
而植入到大腦之中的大腦保護系統,可以讓絕大多數的興奮劑、致幻劑失效。
畢竟興奮劑、致幻劑要發揮效果,就要影響大腦,而大腦保護系統卻可以隔絕兩者的接觸。
雖然現在的仿生納米芯片技術,比起未來弱了一個量級,但現在的有害興奮劑和無害興奮劑,種類并沒有未來那么多。
未來單單是無害興奮劑,全球各大勢力明面上公布的種類,就多達325種,要識別和處理這么多種化學藥物,對于芯片性能和納米機器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目前神農集團研發成功的第一代大腦保護系統,只能識別12種有害化學藥物、7種無害興奮劑藥物。
按照黃修遠對于當前計算機技術的評估,第一代大腦保護系統最多可以處理40~50種藥物。
他看完一系列測試報告,抬起頭來吩咐道:
“安陽,我已經吩咐德意志分公司的人,購買一批美好世界回來,你們盡快分析出這種藥物的化學成分,然后攻破它的無害處理方案。”
李安陽點了點頭:“沒問題,我看過拜耳公司公布的化學成分,這種藥物應該在處理范圍之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