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納米崛起》
第(2/3)頁
更加一系列測試后,航天部拿到了金星全球各地的重力詳情,找到了一處最接近藍星重力的區域。
金星南極圈的神農盆地,這個盆地雖然不是在金星南極點上,但因為其地下存在一個巨大的質量瘤,導致這里的重力,比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偏高一些。
在這里測到的重力,是9.054。
這個重力數值,也就比藍星最小表面重力9.78,低了0.726左右。
此時農業測試場內,已經種植了很多蔬菜水果,包括黃瓜、番茄、卷心菜、西蘭花、青椒、甜椒、小白菜、南瓜、胡蘿卜等。
另外還有作為糧食作物的土豆、番薯和小米,至少水稻和小麥,需要等明年的新設備過來。
除了蔬菜水果、糧食作物,還有專門從藍星運輸過來的海藻培養艙,可以用于生產各種可食用海藻。
另外就是養殖動物方面,畢竟純植物的飲食,可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的,甚至會出現精神問題。
從藍星誕生,人類的始祖們就不斷進化,作為雜食性動物,人類已經將吃肉刻入基因之中,如果長期不吃動物性食物,后果就是整個族群的退化。
別以為這是在危言聳聽,看看同樣是哺乳動物,但豬、狗、老鼠的智力,明顯是高馬、牛、羊的。
這其中,有其內在的生物邏輯。
那就是通過食物獲得能量的效率,植物性食物可以提供的能量太少,比長時間的大量進食,這會導致大腦獲得的能量同樣不多。
要知道,人類的大腦是需要非常多能量的,如果不吃肉,時間一長,大腦為了機體可以生存下去,只能減少腦部的能量消耗。
腦部的能量供應不足,后果就是大腦功能下降,畢竟宇宙是能量守恒的,本來就不存在,既要大腦工作,又要大腦低消耗的生物。
金星專區如果要容納大量的人口,無論是蔬菜水果、碳水主糧,還是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因此金星農業測試場,必須考慮養殖動物,但是大型動物運輸到金星,不僅僅是重量很重,還要面臨嚴重的路損,以及環境適應問題
在迫不得已下,航天部根據月球農科所的研究數據,選擇了容易運輸的魚類、昆蟲、老鼠。
目前在金星農業測試場中,一共有4個魚箱養殖艙,分別養殖羅非魚、塘虱、海鰻、鯧魚。
昆蟲方面,同樣是四個養殖艙,分別養殖蝗蟲、竹蟲、蝎子、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