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天再向沮授使了一個眼神。 沮授配合徐天唱雙簧:“孤軍深入大漠,討伐休屠各部,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以精騎馳騁萬里,可立奇功。” “刺史大人只需派一支精騎,讓驍騎將軍統領,討伐休屠各部即可。刺史大人可留守雁門郡,抵御各部蠻族。” 丁原聽了沮授的建議,這才點頭。 即使徐天出兵討伐休屠各部失敗,只要他丁原和并州軍主力尚存,草原的蠻族難以威脅并州。 “我可派五萬騎兵相助,至于并州武將,你擇一人。” 徐天幫助丁原擊退匈奴、鮮卑聯軍,丁原不好拒絕徐天的請求,于是派出五萬騎兵和一員武將相助。 上黨郡太守張楊昂首挺胸,認為徐天必定挑選自己擔任并州五萬騎兵之主將,深入大漠,討伐休屠王。 然而,徐天的視線最終落在高順身上,指著高順,對丁原說道:“請刺史大人借高順于我。” 張楊錯愕,他沒想到徐天選擇的主將不是他,而是低調的高順! 高順的眼神中迸發出異樣的神采。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丁原苦笑,他上任并州,好不容易發現一員良將,沒想到很快就被徐天借走。 不得不說,丁原也有分辨人才的能力,歷史上呂布、張遼等人,皆被丁原招攬入麾下。 丁原向高順問道:“孤軍深入大漠萬里,沒有援軍,危險重重,九死一生,你是否愿隨驍騎將軍出塞?” 高順抱拳答道:“順愿往!” 高順的語氣平淡,但在平淡中,夾雜著毅然決然。 徐天一眼相中他作為五萬并州軍主將,高順認為士為知己者死! 僅僅這一條理由,高順便同意出塞。 有時候,對于高順這些奇特的人才而言,一條理由足以。 “高順與五萬騎兵借你,盡量帶他們回來。” 丁原借了一員主將、五萬騎兵給徐天,仍然對徐天孤軍深入漠南的行動持悲觀態度。 塞外可是匈奴人、鮮卑人的勢力范圍,孤軍深入,九死一生。 “刺史大人請放心,如無斬獲,我徐子云絕不入關!” “好膽魄!來人,上酒,我為驍騎將軍壯行!” 丁原率領并州諸將,為徐天等人送行。 “我張楊,并非膽怯懦弱之輩,雖然此次驍騎將軍沒有選我擔任主將,但將來若是有機會,我們可攜手征戰。” 張楊因為徐天挑選了高順,還有幾分郁悶。 “將來若有機會,定會共同征戰!” 徐天挑選十萬常山國騎兵,與五萬并州騎兵,合兵十五萬,出雁門,北擊匈奴! 萬馬奔騰,漢軍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匈奴休屠各部殺并州刺史,惹怒漢帝國,而徐天的報復行動也很簡單,一把火燒了休屠各部的王城! 在徐天的部將之中,張遼熟悉雁門郡地形,卻不熟悉休屠各部的放牧之地。 不過,雁門郡一戰,漢軍俘虜了不少匈奴人,徐天讓這些投降的匈奴人作為向導,直撲休屠各王城。 出塞以后,四面八方都是蒼莽大漠,一望無際。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上次出塞,徐天僅僅帶著潘鳳,而這次出塞,十五萬騎兵,延綿數十里,浩浩蕩蕩,不可同日而語。 北風凜冽,蒼茫無垠的草野上,十五萬騎兵風弛潮涌。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十五萬大軍氣勢洶洶,徐天望見如此浩大的軍隊,豪情萬丈。 冷兵器時代,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就是所有武將最高的追求啊! 馬蹄聲、號角聲回蕩在草野上…… 沮授提醒徐天:“主公,我軍僅僅攜帶七日之糧,應盡量取糧于敵,方可抵達匈奴龍庭。” “如遇匈奴部落,不必手下留情。” 徐天也是一個狠人。 衛青、霍去病大舉長驅,奔襲匈奴,也是通過掠奪匈奴的牛羊,取糧于敵。 所以,沒有必要心慈手軟。 “張遼,上次多虧你出手相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