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河間國,密密麻麻的叛軍,攻陷了高陽縣,叛軍的旌旗蔽空。 田銀、蘇伯率領叛軍進城,活捉冀州刺史部任命的高陽縣官吏。 “今后,我田銀,就是高陽縣的縣令!” 田銀攻占縣衙,立即在高陽縣募兵。 一個幽州玩家過來說道:“冀州牧或許很快就會調遣大軍,前來鎮壓,我們必須引公孫將軍的騎兵前來,否則,我們擋不住平叛的大軍。” “難道我們這些人,還守不住高陽縣?” 田銀不滿。 幽州百鬼夜行公會的玩家忍不住翻白眼。 冀州軍的強大,讓幽州、并州、兗州諸侯恐懼,都要聯手了,就憑田銀、蘇伯兩個叛軍首領,難不成還能憑借一己之力,守住高陽縣? “立即開啟傳送陣,引幽州騎兵進入高陽縣。” 另一個叛軍首領,蘇伯令人開啟了高陽縣與易縣的傳送陣,公孫越率領一隊隊幽州騎兵,從傳送陣出來。 “我們公孫家,再次入主冀州了。” 公孫越不由感慨。 上次公孫勢力,被徐天一鼓作氣,推回幽州。 這一次,幽州軍平定后方叛亂,卷土重來。 “劉玄德他們前去攻打樂成縣,吸引冀州眾人注意力,我們趁機擴張,攻陷周圍各座城池。” 公孫越大手一揮,分兵攻略四處。 在高陽縣附近一座冀州玩家領主建造的小型城池,一隊來自鄴城的輕騎兵出來。 這隊輕騎兵,只是普通的騎兵,也就是三階兵種的水平。 “主公只給我八千騎兵,這點兵力,很難辦事啊。” 常遇春從徐天這里得到八千騎兵,前來平叛,不免有些愁眉苦臉。 但徐天認為常遇春的金色軍團特性“摧鋒陷陣”,先鋒部隊人數不滿萬人時,才能觸發,八千騎兵,對付這些叛軍,綽綽有余。 另外,徐達作為主將,還帶了五萬騎兵,接應常遇春。 按照徐天的估計,徐達、常遇春兩人合計58000名騎兵,已經足夠應付絕大多數情況。 負責經營這座城池的玩家可以感受到兩員猛將的氣勢,向二人稟報:“叛軍已攻下高陽縣城。高陽縣內,只有一兩座小型城池,還有幾座鎮子,在我們的控制之中。” 冀州,當然擁有一批死忠于徐天的玩家。 盡管高陽縣爆發地方豪強的叛亂,以及幽州玩家煽動,這些冀州玩家,還是為徐天保住了一兩座小型城池。 只要有傳送陣,這就足夠調遣鎮壓叛亂的兵力了。 可能這就是聲望帶來的影響力。 徐天只給徐達、常遇春較少的兵力,一方面是對他們能力的信任,另一方面,調集越多兵力,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 兵貴神速。 徐達對常遇春說道:“幽州軍于高陽縣集結,想必是為了吞并周圍地界,逐步蠶食河間國,步步為營。采取伏兵之計吧。只要他們敢出城,那么就要付出代價。” “正合我意,我為先鋒。” 常遇春率領8000輕騎兵,向高陽縣城的方向疾馳。 “眾將士,跟上!” 徐達隨后出發。 五萬輕騎兵上馬,萬馬奔騰。 對于日益強盛的冀州軍而言,拿出六萬輕騎兵,還真不是什么難事。 冀州有蕭何的產糧加成,以及自帶糧食增產地利,以一州的地力,養活并州加上幽州的兵馬,或許都不是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