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州,上黨郡,出任太守的張遼,招攬流落在各郡的并州軍舊部,重建并州軍。 并州在漢末一片混亂,刺史、太守頻繁更換,又有游牧騎兵進犯,因此,并州軍四分五裂,流落各處。 徐天把并州軍分為南北兩支兵馬。 雁門太守牽招總督并州北部兵馬,掃蕩游牧部落。 上黨太守張遼總督并州南部兵馬,參與逐鹿中原。 在張遼、高順的號召下,陸續有并州漢軍歸隊。 這些并州漢軍,多數有戰斗經驗,等級較高,不必重新招募和練兵。 徐天啟用不少并州人才,相助張遼,招兵買馬。 除了太原王氏,還有太原郭氏,郭淮之父,郭缊。 太原王氏與太原郭氏有淵源,郭淮的妻子,就是太原王氏王凌之妹。 總之,這些世家大族,盤根錯節。 此時,魏國名將郭淮,很明顯還沒到出仕的時候,郭缊幫助張遼,治理上黨郡的事務。 除此以外,徐天還要求張遼務必妥善對待雁門郡的李秀,畢竟她的家族,捐贈了不少金銀糧草。 “必須盡快招募兵馬,南下支援主公了。” 張遼在并州招攬并州軍舊部,以及招募新兵,為的是前去與徐天匯合。 徐天勢力的主力依然是冀州軍,因為冀州人口更多,供養的兵馬數量,相當龐大。 并州軍主力以騎兵為主。 洛陽城,孫堅得到徐天支援金銀和糧草,也開始招兵買馬。 只不過,孫堅優先考慮派人前去江東招募江東義軍和丹陽兵。 江東義軍可以進階為江東子弟兵、霸王精騎,成長性極高。 而且江東義軍是四階兵種,與黃巾兵不同,在戰場的存活概率更高,最終進階為九階兵種的比例也比黃巾兵高多了。 丹陽兵是山戰步兵,在山地地形,有獨到之處。 黃蓋的兵種是丹陽兵。 “幼臺,洛陽城交給你來駐守,若是形勢不對,則放棄洛陽。” “所有族人,遷徙至鄴城避難。” 孫堅在十八路諸侯討伐徐天的大戰中,加入徐天陣營,決定率領洛陽軍團主力前去相助徐天,那么洛陽城的兵力,必定薄弱。 為了江東孫氏的安全,孫堅決定將孫氏族人,遷徙至重兵云集的鄴城,避免洛陽城被十八路諸侯反手攻下。 孫堅留下其弟孫靜,守住洛陽城。 “兄長請放心,能守則守,我絕不勉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