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問答-《東宮錦字錄》
第(2/3)頁
明燎安靜旁聽,目光卻忽而轉向姜云,在天子面前,他竟還敢分神觀察別人。
皇帝淡淡掃了他一眼,意味不明,之后便再度將注意放到姜云身上:“如此之巧,可會有人相信?”
姜云答得沉穩:“不知內情之人會查,做賊心虛之人會避,不聞不問之人,多半是事不關己,無所畏懼,而除此之外,便意味著他們知道是何人所為。”
她說得坦坦蕩蕩,卻不提如何調查。至此,就不是他們和大理寺能插手的了。
皇帝未置可否,說回先前之事:“你應當不曾見過長樂?”
姜云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她又發現了皇帝和太子的一處相同。
“你的母親與長樂交情極深,太子接見西戎使團,你也隨著一道去吧。”
皇帝的聲音里隱隱透著一絲笑意,姜云和明燎齊聲應命。
這一關,算是暫且過去了。
兩件事似乎都有定論,他們也該告退。明燎卻忽然進言:“臣以為護國寺之事,宜交付大理寺少卿裴濟來查。”
姜云克制住轉身的沖動,有意不去看他。此之一諫,有些離奇。
皇帝似乎并不意外:“為何?”
明燎道:“裴濟為官清正,斷案有方,且行事嚴謹,從無疏漏。此外,他是武官出身,功力不凡。”
不易利誘,也不易滅口。
皇帝略一頷首:“言之有理。”卻不說是否采納。
而明燎點到為止,攜姜云告退。
一路無言,直到返回東宮,姜云才問道:“殿下為何推舉裴濟?”
明燎所說的理由不可謂不合理。裴濟本為行伍之人,后得皇帝看重,外放于州縣,屢居要職。如今年不滿四十,便曾先后提調四州之事,功績斐然,稱得上是年輕有為。
但他并不是個合適的人選,他是徐太傅的學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