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和親-《東宮錦字錄》
第(1/3)頁
雅樂恢弘,燎火蒼茫,沉沉的鐘鼓之下,大邦氣象明明而彰。
明燎立于諸王公之首,身畔就是襄王。煌煌正殿里寂寂無聲,皇帝高坐于九階之上。
四下無言,惟有明燎唇角噙著三分笑,稍稍側過頭看向身旁:“襄王今日,沉默得不像你。”
明瀾輕聲問道:“依殿下之見,臣當如何?”
這話問得太過生硬,不像君子如玉的襄王。
然而明燎竟毫不介意地答了:“外使將謁于庭,這大殿,太靜了。”
皇帝聞言朗聲而笑:“太子此言有理。”
他深刻的目光環視過群臣,拊掌說道:“西戎使團將至,泱泱大國當顯氣量。兩國盟好,固大雍之幸,生民之幸。然,更應是西戎之幸。眾卿不必如此凝重,這殿中,太靜了。”
原來如此。眾人皆恍然大悟,難怪太子和襄王忽然毫無理由地說起閑話。
有他二人拋磚引玉,皇帝放緩神色,慢慢抬起手向下一壓:“寅正入朝,至今足足一個時辰,諸卿且放松些。”
殿中響起些許議論,群臣從善如流,自與鄰近之人抒發感慨,道陛下氣度雄遠,道大雍禮義昭昭。
皇帝雖聽不真切,但這些人能說什么,他自然是心中有數。見狀,他又笑了笑:“今日這殿上,缺了一人。”
眾人齊齊看向他。
皇帝說道:“若有此人在,則能氣清神正,自成和樂之景。”
明燎與明瀾對視一眼,眸中皆見了然,其他人也三言兩語地猜測著皇帝之意。
皇帝又道:“看來太子和襄王,已經知道了。”
明燎躬身回答:“陛下所指,是徐太傅。”
周圍隱隱傳來驚愕之聲,這個名字在朝中消失太久,然而他們至今仍未忘懷。
皇帝嘆問:“徐師去朝多久了?”
明燎道:“徐太傅致仕回鄉已有十一年。”
皇帝意味不明地“嗯”了一聲。這一聲極長,直叫所有人應聲正色,臉上的談笑之意在一瞬間里收斂干凈。可見能走到這大殿的,沒有一個是庸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