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莽撞-《東宮錦字錄》
第(1/3)頁
陳十安退到殿外,沖明昭微微頷首:“三殿下,陛下召見。”
明昭再次道謝:“有勞陳公公。”
就算這一出戲,眾人皆可謂是知情知趣、知根知底,但這樣子,到底還是要做透、做足。
與陳十安的反應(yīng)一般無二,明昭也把目光鎖在腳邊,沒有半點(diǎn)分神之態(tài)。
他停在階前,沉膝叩首:“兒臣拜見父皇。”
裴濟(jì)再次側(cè)身,不著痕跡地退后幾步。
“起來。”皇帝失笑,“難得見你如此乖覺。”
面對明昭,皇帝倒也收斂了慣有的威嚴(yán),頗為和緩地問他:“你夤夜前來,可是有事?”
明昭應(yīng)命起身,目光一頓,面上寫著三分遲疑。
然而,他終究還是直言不諱:“兒臣行事魯莽,特來請罪。”
猶豫三五息,向來坦蕩的三殿下,又低低補(bǔ)了一句:“夜深之時,兒臣不該打擾父皇。只是思來想去,卻也不敢遷延。”
“你說,魯莽?”皇帝揚(yáng)眸睥睨,意味深長地看著他,“早不來,晚不來,為何偏偏挑了今日?”
明昭微微一怔,坦然回答:“是經(jīng)長兄囑咐,兒臣才敢見您。”
皇帝笑道:“你去見了太子?”
明昭抿著唇,用了一個委婉的說辭:“兒臣……十分喜歡太子妃的茶。”
“你呀。”皇帝搖了搖頭,不輕不重地斥了一聲。
明昭垂目屏息,似有慚顏。
一番狀似尋常的父子閑話到此為止,君臣之間種種隱情,皆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如明燎一般恣肆的人,終究只是少數(shù)。朝堂紛紛無數(shù)年月,許多事,無非只缺一個借口而已。
何況,明昭交付的,還是一個破綻百出,經(jīng)不得任何推敲的借口。
等同于,交給天子一個降責(zé)訓(xùn)斥的理由。
畢竟,明昭要請的罪,既無違禮數(shù)國法,也無違圣人訓(xùn)教。
若想領(lǐng)受君父教導(dǎo),他自然要足夠知趣。
然而,皇帝只是低哼一聲,似乎無心與他計(jì)較,反而說起了另一事:“朕還以為——”
他刻意放緩聲音,有意無意地笑了笑:“……以為你也學(xué)聰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