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三 他們想光復遼國-《啟明1158》
第(2/3)頁
一件是水師的建立和訓練,一件是北邊契丹大起義的事情。
水師需要盡快的建成,然后快速北上實現蘇詠霖的目標,順便演練戰術,快速成軍,給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而且還能順帶從玩炎涼那邊薅來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大緩解他自己這邊的工匠不足。
這是最重要的。
當然,水師這邊是可控的,契丹大起義是不可控的。
契丹大起義發展的如何,蘇隱在那邊能起到的作用其實也不大。
不過根據情報來看,契丹大起義目前初步站穩了腳跟,以咸平府為中心,成功和討伐進軍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雙方在攻防戰上互有勝負,誰也奈何不了誰。
金軍的確很想一口氣吞掉契丹光復軍,但是契丹光復軍很堅韌,而且騎兵力量比較強大,對金軍的后勤威脅很大,金軍無法全力施為。
于是雙方目前還在對峙。
讓蘇詠霖感到有興趣的是契丹起義軍領導層接受了光復軍的軍號,也愿意成為光復軍的一份子,為了反抗金國而奮戰。
眼下蘇詠霖并不清楚他們的最終訴求是什么。
但是根據蘇隱傳遞回來的情報分析,契丹人想要奪回契丹人的故鄉臨潢府,并且初步有了重新建立屬于契丹人的國度的想法。
他們想光復遼國,想要在契丹人的故鄉建設一個全新的遼國,最終光復遼國曾經的輝煌。
遼國最輝煌的時候,是一個稱霸東亞的軍事大帝國,在中原分裂的時代無比囂張,甚至可以影響中原局勢。
當初,他們的皇帝耶律德光甚至入主開封,在開封城內公然宣稱要來做漢人的皇帝。
比起金國也是不遑多讓的戰績。
從反金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出現在金國的北邊,當然不是壞事,可以極大的鉗制金國南下的主力,為蘇詠霖分擔壓力。
但是從反金之后的角度來看,問題就比較大了。
光復軍的共同理念是反金,除此之外就沒有了,更不存在什么聯合建國之類的需求。
所以反金之后,雙方共同的敵人消失了以后,必然會出現一些“小小”的爭端。
蘇詠霖要的是燕云十六州,以及遼東,這是他最低限度的需求。
接下來他還需要完整的長城防線,還需要奪取關中,和西夏對線,收復河套,把完整的長城防線奪回來。
他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北方防線,以此為跳板和前進基地,進一步向草原進攻,剿滅草原上尚未成型但是已經有相當規模的蒙古人勢力,把草原變成他的后花園。
為了這個需求,臨潢府為中心存在的契丹人政權毫無疑問是有極大威脅的。
因為他堅決不能允許在他的后花園邊上有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游牧帝國存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而且契丹人對于燕云十六州也是有需求的,契丹人認為燕云十六州就是他們的,只要他們發展到了一定的勢力和規模,肯定想要燕云十六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