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時間的戰斗,有勝利,也有失敗,更多的是相持,撒八開始意識到契丹光復軍和金軍在戰斗力上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之前能獲得那么大一場勝利,是因為蕭懷忠的騷操作,使得他們有了很好的先決條件,天時地利人和都占據了。 而現在金兵拒不出戰,固城死守,讓他拿不出任何應對的方案。 除了圍城,就是圍城。 物資消耗了那么多,糧秣消耗了那么多,卻不能取得應有的戰果,這讓撒八開始質疑自己到底該不該繼續進攻遼陽。 作為金帝國的東京,遼陽的地位當然很重要,占據遼陽府,足以切斷金國燕云地區和遼東地區的聯絡,使金國失血嚴重,難以為繼。 但是同時,遼陽也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距離金國中樞也很近,方便隨時支援,金國不可能坐視遼陽被攻克,一定會派大軍支援,一旦大軍支援抵達,契丹光復軍又該如何對抗呢? 排除一切問題不說,單說遼陽高大的城池和寬深的護城河,加上城墻上密密麻麻的守軍,就讓撒八感到頭皮發麻。 他們沒有亂了陣腳,沒有開門投降,而是據城死守,這樣繼續下去,怎能不讓撒八感到憂慮呢? 而相對于遼陽府,臨潢府的距離更遠一點,遠離金國中樞,他們想要救援,想要出兵都要更加困難一些。 而且相對于遼陽府,臨潢府的地位稍低,戰略地位也沒有遼陽那么重要,二選一的話,金國一定死保遼陽,而不是臨潢。 在這里看不到攻克遼陽的希望,而且大軍的損失也漸漸變大,主力的銳氣被消耗的一干二凈,繼續打下去,怕是要被耗死。 該不該更換一下戰術思路,選擇其他的方案呢? 撒八開始思考契丹光復軍的未來,并且逐漸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跳出這個圈子,去往更廣闊的天地開創更加了不起的基業呢? 另一邊,蘇詠霖召回了蘇隱,向蘇隱詢問契丹光復軍的種種情況。 通過蘇隱的描述,他對契丹光復軍目前的處境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 契丹光復軍戰勝了蕭懷忠,取得了大勝,兵力擴充到八萬人的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充,突破十萬只是時間問題,控制的底盤也在不斷擴大。 軍隊人數增多,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地增加,軍隊的戰斗力不斷攀升,聲望越來越大,很多對金廷感到不滿的契丹人、漢人、渤海人、奚人都去投靠他們。 他們目前的戰略是兵分兩路,希望同時攻破東京遼陽府和臨潢府,擴張勢力,并且把遼東地區和燕云地區分割開來,切斷金國的胳膊。 “他們認為之前咱們攻取山東、河北已經是一次大成功,斷了金國一臂,為了彰顯契丹光復軍的強悍,他們也要斷金國一臂,南北呼應,響應咱們的攻勢,把金國打懵。” 蘇詠霖看了看地圖上的標注,頓時皺起了眉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