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一 明-《啟明1158》
第(2/3)頁
當然,蘇詠霖的老班底們對此并不覺得多么奇怪,因為蘇詠霖一直都是這樣說的。
當初真定血戰之前,蘇詠霖就明確表示過,他不認為憑自己的力量就足以改天換地,他不認為自己可以辦到那么多的事情。
他之所以可以支撐到那一步,是因為他的身后站著千千萬萬的志同道合之人,這些人認同他的理念,信任他的指揮,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力量。
因為他們的存在,蘇詠霖才能走到那一步,并且逆勢取勝,擊潰完顏阿鄰,獲得最后的勝利。
在此期間,又有多少人因為他的宏圖偉業而戰死呢?
沒有這些人和他站在一起,拋頭顱灑熱血和金軍死斗,新朝如何能建立起來?
建立不起來的。
蘇詠霖站了起來,站在所有人面前,深情地回憶著過往的點點滴滴。
“每每念及為了建立這個國家而戰死的英烈,我都心痛難耐,與他們相比,我一個人的榮辱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這個國家的建立,不僅有生者的付出,也有英烈所付出的全部。
新朝之所以能夠建立,乃是千千萬萬光復軍的戰士在前線奮戰所致,乃是千千萬萬黎民百姓在后方為軍隊運輸糧秣所致,乃是諸位臣工宵衣旰食所致,乃是無數英烈慷慨赴死所致,我如何能獨占鰲頭?”
“新朝的國號,不應該只是考慮我,而應該考慮到所有為了建立這個國家奮戰到底的人們,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說罷,蘇詠霖叫人拿來紙筆,他揮毫將自己心中所想寫在了紙上。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正是有千萬英烈之犧牲,才有如今中原之光復,才有如今華夏正統之恢復,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英勇之反抗,這一切都是空中樓閣,都只是泡影罷了。”
“我只用三年就從一介草民成為一任皇帝,從造反的逆賊成為正統的象征,看似不可思議,所以我知道你們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因為我天命所歸,有如神助。”
“可是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是一個凡人,光復軍是凡人的軍隊,從當初的弱小走到如今的強大,到底有多少人在我背后推動著我,到底有多少人為此而犧牲了性命,我不會忘記他們,也不能忘記他們。”
“他們用生命為中原之光復與百姓之福祉奠基,因為有了他們,從今往后,華夏神州之上,但凡日月之光普照之處,皆為華夏生民安居樂業之樂土!”
“為此,我決定,將新朝國號定為——明!”
蘇詠霖強忍心中快要噴涌而出的情感,揮毫潑墨,將偌大一個【明】字寫在了紙上,而后高高舉起,宣布了自己的最終決定。
這個決定不可謂不震撼人心。
因為自漢以來,但凡自認中原正統建國稱帝者所選取的國號,不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曾經存在的封國國號當中選擇,就是從曾經的封地封號當中選擇,以示莊嚴,以示傳承。
但是到了蘇詠霖這里,卻變了。
蘇詠霖得國非常之正,這是大家所公認的。
不管是誰,代表著什么集團的利益,都認為蘇詠霖以【驅逐胡虜光復中華】為口號從金國女真人手里奪回中原的做法是合理的。
從夷狄手里奪回華夏神州之土,恢復漢家衣冠,自古以來得國之正的水平就算更高,又能高到什么地方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