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六百三十 必須要向宋人討一點費用-《啟明1158》


    第(2/3)頁

    陳吉昌知道個中內幕,知道朝廷掌握有多少品質不錯的土地,于是沉默了一會兒。

    “陛下,雖然朝廷可以撥付土地和錢財,但是俗話說故土難離,百姓都是念舊的,不愿離開家鄉,驟然要遷徙百姓,恐非百姓所愿,屆時,不強制,恐怕不會有多少人愿意走,若要強制,難免引得民怨沸騰。”

    “我知道,我全都知道。”

    蘇詠霖嘆了口氣,說道:“所以要提前研究該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勸誘更多的關中百姓離開,諸位,我知道這樣做很難,但是我希望你們理解。

    我們要有一個概念,一塊土地能種出來的糧食是有限的,所以能養活的人也是有限的,有些地方可以毀林開荒,有些地方則不能。

    關中已經不是曾經的天府之國了,它已經承載不了太多的人口了,繼續下去,關中的土壤會越來越貧瘠,糧食產量會越來越低,我們會活生生毀掉關中和中原的,會遺禍后人的,咱們都是要在史書上被后人唾罵的。”

    毀掉關中和中原,遺禍后人,被后人唾罵。

    這種說法太沉重了。

    群臣中只有極少數人,比如一直跟隨蘇詠霖地田珪子等人有如此的概念,知道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大部分人尚且沒有環境保護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對這方面的了解甚至沒有秦人了解得多,就算知道一些的也屬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

    所以蘇詠霖打算在這件事情之后給朝廷官員補課,開一門全體官員都要參與的環境保護課程,正式引入環保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理念。

    如今,關中的水土流失和中原的土地鹽堿化已經不是小事了,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也遠遠不如當年了。

    一千年前沒有人注意環境保護,粗暴開墾,于是一千年后的他們需要為前人的無所作為而買單。

    如果現在他們還不注意,繼續粗暴開墾,那么一千年后的后人又要為一千年前他們的無所作為而買單。

    “我的意思,無論困難有多大,都必須要推進下去,當做國策,可以緩慢,但要執行,哪怕長久一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不考慮將來的事情,黃河水一旦泛濫、決口,澤國千里,賑濟起來,豈不是要難上千百倍?諸位,你們說呢?”

    蘇詠霖環視群臣。

    群臣尚且不知道環保和黃河決口有什么關聯,但是他們當中有不少都聽說或者見過黃河水泛濫之后的慘狀,所以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他們感覺退耕還林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是也好過真正發生黃河決口。

    黃河決口,是要死很多人的,波及面也是非常廣大的,對國家經濟的打擊非常沉重,他們如果不支持皇帝的做法,一旦發生黃河決口,他們可以想象皇帝會如何的惱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