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七 偷襲定海港-《啟明1158》
第(1/3)頁
在官場上得罪人當然不好,那很可能會導致仕途的終結。
但是在戰場上掉腦袋明顯更加可怕一點。
兩件事情都不是好事,都有壞處,但是前者至少能保住命,后者連命都沒了。
俗話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對于這個選擇,不需要耗費太多的心力就能做出決定。
陳希領命,去寫文書了。
可是文書送到臨安,再惹怒王綸,待到援軍抵達,估計也過去七八天了。
這七八天里,李寶還是要和剩下來的水軍士兵勉力維持戰線,絕對不能讓明軍水師進占定海、覆滅明州水師。
明州水師一旦覆滅,蘇州洋門戶洞開,明軍水師就能肆無忌憚的威脅大宋首都,屆時首都震動,還不知道要造成什么禍患。
這個險,李寶無論如何也不敢冒,這個后果,他也是不敢承擔的,所以接下來,他決定主守,再也不會主動率軍出擊了,直到援兵抵達。
仗打到這個程度,李寶也是非常的不愉快。
李寶接掌明州水師之后,靠著王綸的支持,向王綸索要了為數不少的經費,經過上下克扣,倒也勉強把明州水師整頓到了三百只戰船和四千多名水兵的規模,以此勉強達到了他自己的最低要求。
之后他大力訓練水兵,整頓水軍的紀律,規范水軍每日操練的標準,以此快速恢復水師的巔峰戰斗力。
然后他就向朝廷上表,希望可以主動出擊,攻擊明軍水師,爭取主動權。
但是這一次王綸代表朝廷嚴詞拒絕,要求李寶統領明州水師守好蘇州洋,保護臨安的海上門戶,絕對不要讓明軍越雷池一步。
這就是你的職責,主動出擊什么的太冒險了,明州水師是大宋水師的主力,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大宋就會失去制海權,到時候誰來承擔責任?
不準出擊!
李寶當然很愿意為朝廷辦事,但是他覺得主動出擊比困守海上要好得多,他擬定了作戰計劃,向王綸陳述自己主動出擊的理由,認為明軍水師不強,主動出擊可以取勝。
但是王綸還是不支持他。
王綸要求他只能守在定海,保護朝廷的安全,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他的事情,他只要守好蘇州洋,別讓明軍水師大搖大擺的進來就行了。
而在此期間,南宋小朝廷也不是什么都沒做。
他們意識到戰端一開水師的重要性,所以利用己方所控制的近兩萬只海船的數量優勢,從東南沿海地區的各港口調集數量龐大的船只在杭州灣一帶集結,集中造船工匠,對這些船只進行戰船的改造和重建,加快打造能使用的戰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