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局勢危機,但是未必沒有扭轉局面的機會,明軍勞師遠征,后勤必然困難,只要有任何一座城池能被我軍堅守,就足以讓明軍的后勤陷入困頓,到那時,就是大宋的機會了。” 趙昚看著史浩。 “老師,您說過此戰大宋戰敗的可能會很大,現在,您也這樣認為嗎?” 史浩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 “陛下登基不過數日,并不能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陛下需要時間,大宋也需要時間。” 史浩這話就說的很委婉,雖然委婉,但是趙昚也能聽懂這話里面的意思。 史浩不認為南宋到這個時候還能轉敗為勝,哪怕他們剛剛換了皇帝。 或許正是因為剛剛換了皇帝,甚至有了臨陣換帥的超級不利因素的影響。 然而趙昚并不這樣看。 “老師,我不認為大宋必然戰敗和明國必然戰勝的說法,過去我沒有權力,我什么都做不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有權力,我能做我想做的事,老師,我討厭失敗。” 史浩看著趙昚,緩緩搖了搖頭。 “陛下,您缺少的不是勇氣,而是時間,老臣心里想說的,其實是到此為止吧,和明國講和,接受他們的要求,停止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如此,還能挽回一些東西。” 趙昚盯著史浩看了很久。 “老師,您是要我剛剛登基就做一個投降皇帝嗎?” “我完全不希望,但是太上皇的倉促退位出乎老臣的意料,老城根本沒想到太上皇他居然……” “父親老了,總有些事情需要更年輕的我來承擔!” 趙昚一拍桌案,站起了身子,臉上滿是憤怒:“有人怕明國,我不怕,有人覺得大宋必然戰敗,我不這樣覺得!我還有兵將,我還有糧食,我還有錢財,要打仗的一切我都有,憑什么不能爭取一勝?難道剛剛登基就要做投降之君嗎?” 史浩聽著趙昚說完了,低下頭,無奈的嘆了口氣。 “陛下心意已決,老臣無話可說。” “老師,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我只是不想投降,不想承受恥辱。” 趙昚看到史浩好像不太高興,便走下了臺階,走到了史浩面前溫聲撫慰他:“老師是國家重臣,眼下限于資歷和功績,我不能給老師過高的地位,但是在我心里,老師才是首相的真正人選。” 對于趙昚畫出來的大餅,年過花甲的史浩并沒有表現的多么激動。 他當然喜歡權勢和高位,這樣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實現自己的理想。 可是史浩已經隱隱看到了趙昚的未來。 原本不該是這樣的未來的,原本的未來應該是更加明朗的,一位沒有政治包袱的素人皇帝上臺,有太多太多的可塑造性,有太多的未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