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始幾天他真的這樣做了,帶著滿口滿心的苦澀反思自己,和史浩制定計劃,想象著未來如何執行計劃,又如何解決橫在眼前的難題。 但是嘗了幾次苦膽之后,他覺得這苦膽實在是苦到了心里,實在是難受,于是趙昚就覺得嘗嘗苦味就得了,當時的苦也能提醒自己,沒必要一直苦下去。 這樣一想,他很快就說服了自己,然后就讓身邊宦官準備了飴糖,嘗完苦膽之后趕快漱漱口,接著含一塊飴糖在嘴里,嘴里美滋滋,心里樂滋滋。 這就是所謂的先苦后甜吧。 雪恥計劃訂立完畢之后,趙昚又有了奮斗的目標和希望,他重新奮起,沒有如同某些朝臣以為的那樣一蹶不振。 他非常勇猛的在七天之后重新開始理政,重新開始自己的執政,履行作為皇帝的責任。 趙昚還是有決心的。 他不僅僅召回了張浚一人,還把之前被趙構和湯思退等人排斥的主戰派大臣系數召回。 他召回了王大寶、胡銓、王十朋、汪應辰、陳良翰等張俊一派的主戰派臣子,又在當朝大力貶斥主和乃至于主降派的官員。 之前的風波中力主投降且嗓門極大的一群人被趙昚打擊報復了。 那些陰謀和趙鐵使趙頑使接觸的大臣也被他調離職位、調離臨安乃至于遠放嶺南之地。 趙鐵使和趙頑使也被他更換了住所,從此生活在趙昚的嚴密監視之下。 一場不算是政治風暴的政治風暴就在趙昚不動聲色的人事行動之中開始了。 從五月底到六月初,趙昚一共罷免了十七名官員的職位,又降低了二十三名官員的職位,還把二十七名官員調離臨安,驅逐到了嶺南艱苦之地擔任縣令等官職,形同流放。 他們空缺出來的職位就全部被趙昚用來安置主戰派的官員。 被罷免的官員當中并不缺少高官。 比如湯思退就被罷免了,他幫助明軍完成割地使命回朝之后,就被彈劾了。 趙昚看湯思退不順眼,覺得湯思退雖然沒有和趙鐵使趙頑使接觸,但是他是個純粹的主和派,談到議和頭頭是道,談到抗爭如同癡呆,這樣的人要他何用? 帝國首相怎么能讓這樣的人擔任呢? 趙昚新提拔的一些官員明白趙昚的意思,絕口不提湯思退在這場戰爭當中的一些貢獻,而是把過去湯思退身上一些捕風捉影似有若無的事情拎出來批判,對著他一頓猛攻。 湯思退莫名其妙成了眾矢之的,還沒來得及還擊,就得到了皇帝的詔令,給了他一個過得去的名號,和一個提舉道觀的閑差,讓他回家養老去了。 湯思退北上之前不祥的預感居然真的就應驗了,他就真的成為了高官顯貴之中第一個出局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