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啟明1158》
第(2/3)頁
護衛部隊幫助百姓撤離到龍泉之后再回軍太和縣幫助張小虎等人與宋軍決戰。
反正就在這里,張小虎要和宋軍決一死戰,絕不后退。
而宋軍方面,李道得知太和縣有起義軍主力,非常高興,立刻揮軍南下直達太和縣,準備在太和縣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將這支起義軍的主力消滅掉,以盡快平定這場大叛亂。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這支起義軍和之前遇到的起義軍不太一樣。
這支起義軍沒有一觸即潰,戰斗起來比較堅韌,不說太和縣城,單說城外的一些有阻敵功能的小山丘上的軍寨被他們死死把守,大軍圍攻也攻不下來。
李道覺得可能遇到起義軍當中的精銳了,更加高興,打定主意要親手覆滅這支精銳,于是投入自己身邊最精銳的部隊,用投石機和震天雷猛攻軍寨。
起義軍漸漸不能抵抗,被宋軍接二連三攻破了城外的軍事據點。
八月初八日,起義軍被宋軍推進到了太和縣城之外,只能閉城死守,無法野戰爭鋒。
宋軍三面圍城,只留下南面不圍,但是暗藏伏兵于南門,就等著起義軍突圍而出,四面合圍將其一口吃掉。
李道覺得覆滅這支叛軍主力已經不是問題了。
而對于起義軍來說,情況確實不妙。
城外的據點被一掃而空,他們可以依賴的只有太和縣城,而這座縣城的城墻高只有一丈多,防御力比較有限,很難說可以扭轉局面什么的。
所以從當天開始,就不斷有人勸說張小虎從南門撤退,推到龍泉縣會合剩余的部隊再來對抗宋軍。
但是出于一名獵人的本能,他覺得宋軍之所以空出一面城墻沒有包圍,一定是另外有準備,出城逃跑就是中計了。
于是他堅決不走,堅持在城池中抵抗,等待接應部隊抵達,才能安全撤退。
八月初九日一整天的攻防戰讓起義軍損失嚴重,本就不多的守軍更是軍心動搖。
宋軍使用投石機、床子弩和震天雷等火器猛攻城池,聲若震雷的爆炸聲和濃烈的甚至帶有刺激性的煙霧給了城內起義軍很大的打擊,他們數次被宋軍攻上城頭。
要不是張小虎親自帶著最精銳的一群壯漢奮力拼殺,城池真的就很難守住了。
事已至此,張小虎本人也有點動搖了,感覺在這里和宋軍決戰終究是差點火候,要是不能盡快打開局面,他們都要死在這里。
他開始思考順利撤退的可能性,以及萬一遇到宋軍伏兵該怎么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