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目前大明國主要的資源都用在了整修黃河上,沒有發起大規模戰爭的必要與實力,就算要發起作戰,也要有個先后順序,盡可能的按照計劃來。 當然了,蘇詠霖也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的說法,如果某個草原部族不長眼,硬是要和大明朝為敵,那蘇詠霖也絕對不會讓他們好過—— 財政部一直存著一筆款子,樞密院也掌握著一批重要物資,如果有突發戰事的需求,他們是可以為大明朝提供一場緊急戰爭所需要的物資的。 總而言之,蘇某人絕對不是什么和平主義者,他之所以拋出和平主義的論調,只是因為他在修黃河,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砸進去了。 所以他的表態還是那么的【和平】。 “你的建議我記住了,不過大明愛好和平,不喜歡打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再說了,有你們在,我還需要擔心其他的事情嗎?” 哲里木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繼續攛掇大明皇帝和克烈、乞顏等部落為敵了。 雖然克烈部、乞顏部和金國矛盾很多,彼此之間也是仇敵,但是明國到底不是金國,如果明國不與他們為敵,那么塔塔兒人又該如何從中獲得利益賺取好處呢? 這一點讓哲里木非常苦惱。 雖然蘇詠霖冊封塔塔兒部首領蔑古真為大明朝的龍虎將軍,為大明朝戍守北疆,并且答應在臨潢府開通互市,但是哲里木并未達成此行的另外一個重要目標。 即聯合大明國對抗克烈部和乞顏部。 蘇詠霖對此并不愿意松口,并且在冊封塔塔兒部之后,又派人前往汪古部駐地冊封汪古部首領為大明朝的鎮北將軍,予以一定的賞賜,令汪古部繼續為大明國鎮守北疆。 蘇詠霖當前確實沒有什么插手北方草原的想法,實力不夠,資源不足,進取草原還不到時候。 至少在消滅西夏重回河西走廊之前,能夠維持草原的現狀就可以了,除非真的有不長眼的試圖南下襲擾他的邊疆,讓他感覺到了威脅。 塔塔爾人和蒙古人的血海深仇蘇詠霖是略有耳聞地,他也知道塔塔兒人那么急著攛掇他對克烈部和乞顏部持敵對態度有什么目的。 但是大明朝是大國,怎么可能被人當槍使呢? 塔塔兒人還沒有讓大明國當槍的資格。 送走哲里木團隊之后,蘇詠霖很快又完成了對汪古部的冊封,汪古部首腦對于大明朝的冊封感到驚喜莫名,立刻派人南下中都朝拜大明皇帝,進獻貢品,以此表達他們對大明朝的感謝。 蘇詠霖也在正殿接見了汪古部的使節團隊,給與他們賞賜和勉勵,讓他們繼續為大明朝戍守邊疆,并且保證不會因為他們和金國的關系而苛待他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