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耶律成輝頓時感覺自己果然還是缺少在中央做高官的經(jīng)驗。 前半輩子一直都在地方來來回回,沒有擔任過中央高官,不知道中央高官是如何進行權力游戲的。 眼下驟然進入中央做高官,經(jīng)驗不足的劣勢一覽無遺,眼下這個暗潮洶涌的局面,他居然沒有及時察覺到,更不清楚耶律瑾是怎么行動的,以及耶律元宜是怎么知道的。 看來這方面還是要多加學習,不然某一天被人暗算了都不知道是誰干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山東系在朝中樹敵太多。 除了跟隨蘇詠霖打天下的元從系,外族系和燕云系都對他們不滿,且有著極大的分歧和利益糾纏,早就盼著他們整體覆滅了。 這一次他們要是真的對黃河工程款下手,那可就真的是自找死路了。 黃河工程一旦成功,那可是直追大禹的功勞,大明國因此施恩于天下萬民,國格直接凝聚到頂峰也未嘗不可。 要是黃河工程出了問題,蘇詠霖肯定會殺人。 這幫家伙干什么不行,為什么要對著黃河工程款下手呢? 耶律成輝百思不得其解。 蘇詠霖并不知道自己的臣子們已經(jīng)在暗中開始較量,并且準備掀起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風暴,不過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不會覺得奇怪。 指望這群舊官僚舊士人老老實實做事情,不對權力和利益進行爭搶,那是想都別想。 他很愿意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當中而不去在意自己獲得利益多不多,但是他不可能自私的認為所有人都是無私的。 這些人必然會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而奮斗,亦或是斗爭。 蘇詠霖可以接受,但是他不能接受這種斗爭是以損害國家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 若有這樣的情況,雙方都會吃上他的鐵拳。 斗,可以,但是不能損害國家利益,若是損害了國家利益,就別怪他翻臉不認人。 好在目前蘇詠霖覺得自己的威懾還是足夠的。 正如這場會議一樣,雖然所得有限,但是也為大明朝確定了應對草原問題的短期策略和長期策略。 短期策略就是鋤強扶弱,做好這個草原攪屎棍,讓草原不得安生。 長期策略則是發(fā)展科學技術,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產(chǎn)業(yè)升級,從而將草原納入中原的經(jīng)濟體系當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切實實獲得利益而不是單純的投入,避免人亡政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