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九 單向透明的南宋朝廷-《啟明1158》
第(2/3)頁
接著就是死守南昌的城防準備了,反正趙玉成不打算離開南昌,他希望把南昌打造為戰爭堡壘,就在這里阻止宋軍,不讓宋軍過于深入農民軍的腹地。
而戚方這邊,趙玉成非常欣賞從底層被一步一步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徐通,所以決定安排徐通直面戚方的威脅,給他一個考驗,也是一個立大功的機會。
徐通毫不怯場,接到命令之后非常高興。
仔細研究了戚方的行軍路線和預定作戰目標之后,考慮到麾下軍隊訓練時間不長、戰斗力不足的問題,他決定避其鋒芒,不正面決戰,而是利用江南西路的地形,發揮農民軍的優勢,不和宋軍硬碰硬。
為此,他們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什么是他們自身的優勢?
當然是優秀的群眾基礎和極高的組織度了。
數月間,趙玉成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農民軍占據的九州之地上初步建立了【農民軍——農會】的二元軍政體系,確立了農民軍對各村莊農會的直接領導,簡化了中間流程。
限于時間,農會建立也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還沒來得及完成,但是不要緊,僅僅只是這一半,已經夠用了。
徐通在戰前就考慮到宋軍糟糕的軍紀,一路燒殺搶掠都算是輕的。
農民軍可以輕松撤退,但是農村里的農民們和城市里的居民們辦不到,所以他們不能一走了之,把百姓白白讓給宋軍去蹂躪。
于是幫助百姓撤離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徐通把第二師不少軍隊以營為單位散出去,一個營負責組織兩三個鄉的百姓向南撤退,士兵們需要聯合農會干部們幫助百姓完成撤離。
俗話說故土難離,但是老百姓心里都很明白,知道宋軍來了他們絕對討不到好處,兵災可是能和水災旱災相提并論的可怕存在,尤其是才經歷過戰亂,所以他們更加明白這一切。
稍微宣布一下,都不需要怎么動員,老百姓就全部開始收拾家當,跟著農民軍往南撤了。
金溪縣、南城縣的居民一起往南豐縣以南撤退,臨川縣的居民往崇仁縣方向撤退。
不要停留,不要留戀,只要人活著,什么都能從頭再來。
農民軍向大家保證,絕對會讓他們重新回到家鄉開始全新的生活,土地是他們的,牲畜是他們的,農具是他們的,都是他們的。
懷著對分給他們土地的農民軍的信任,農民們開始了大逃亡。
農民軍的士兵們靠著當地剛剛建立起來不久的農會組織的幫助,成功將農民們組織起來進行戰略轉移,因為時間充足,戰略轉移進行得非常順利。
百姓們轉移走了之后,徐通率領部隊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堅壁清野行動。
摧毀橋梁,收走渡船,摧毀碼頭,填充水井,破壞道路,設置陷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