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二 火器部隊的組建-《啟明1158》
第(2/3)頁
但是在軍事上,蘇詠霖從不吝嗇投入。
軍費,不能省。
要是為了省錢克扣軍費,那么這筆省下來的軍費會翻倍成為戰場上的支出,給國家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并且難以彌補。
總有一些錢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去節省的。
讓火炮射擊不同的城墻,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距離上射擊,然后觀察城墻的損毀程度,以此判斷火炮應該從什么角度、什么距離上射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蘇詠霖大概耗費了十面城墻,記錄了無數的數據,逼得林景春親自來現場監工以避免浪費。
林景春也沒辦法,這是軍費,不能省,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再者說了,幾次大戰下來,明國財政收入頗豐,現在財政部國庫的儲蓄相當豐厚,也就十面實驗城墻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對,沒什么大不了的。
林景春這樣催眠自己,強行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不過他的模樣真的完全不像是不在意的樣子。
感覺那些火炮射出的鐵彈不是打在墻面上,而是打在他的心上。
大量的實操大大增強了炮兵的專業性,大量的數據增加了射擊的科學性,蘇詠霖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狗大戶一般的砸錢水準,將明軍火炮部隊給拉起來了。
不僅炮兵部隊被蘇詠霖拉起來了,一直到洪武四年的三月份,蘇詠霖還利用火器局產出的二百支成品火繩槍,組建了大明第一支火槍隊。
被挑選出來的大明高質量士兵被蘇詠霖拉到中都城外的軍事學院中集訓,配備足夠的火繩火藥和鐵子,全天候長時間的練習發射,一直打到腰膝酸軟渾身無力為止。
通過這二百人的集訓,蘇詠霖也總結出了火槍手部隊的一些組建要點和運行要點。
比如發射速率上的問題和發射安全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定裝彈藥來解決。
早期火槍的問題和火炮一樣,裝的火藥少了,打出來威力不夠,裝的火藥多了,就炸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