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史浩被處死之前,趙昚給了他最后給自己寫一封信的機會。 這封信中,史浩沒有試圖挽救自己的生命,他只是向趙昚推薦了幾個樞密院內有軍事才能的官員,希望趙昚在自己之后可以重用他們,則有機會挽回南宋的頹勢。 其中,虞允文是他最看好的那個人。 他向趙昚推薦說虞允文雖然沒有軍事經驗,但是有軍事才能,應當予以歷練。 這封信送上去之后,史浩再也沒有任何想要說的話了,面對步步逼近的死亡,他當然也會害怕,所以他請求用酒精麻痹自己,以此減少恐懼和痛苦。 趙昚答應了,還附贈一頓大餐。 生命的最后一天內,史浩瘋狂飲酒,胡吃海塞,喝到瘋狂嘔吐,爛醉如泥,最后昏迷不醒的被拎上刑場。 雪亮的刀鋒一閃而過,史浩在醉生夢死之間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比張浚要好,張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還在為自己爭取存活,他不相信自己會成為第一個被殺死的士大夫,所以哭喊的非常大聲。 史浩就不一樣了,有了張浚作為前車之鑒,他淡定多了。 趙昚懷著某種莫名的情緒看了史浩的最后一封信,看著史浩對自己提出的某些建議和推薦的某些人才,他深深的嘆息。 最后把這張紙折疊起來,夾在了自己最喜歡的那本書里。 他現在沒有閑心思能去提拔什么人才,他現在需要做的事情是給這場戰爭擦屁股。 農民軍摧毀了五州之地大部分的倉儲,殺死了很多熟悉當地情況的官員,消滅了武裝力量,對當地南宋的統治帶去了毀滅性打擊,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小股嘯聚山林的強人,官府無力對抗。 而另一方面折損的大量兵員使得南宋朝廷剛剛完成一部分的組建新軍的計劃遭受挫折,眼看著又要支出大量的錢財組建軍隊,而此時此刻的南宋國庫卻捉襟見肘。 趙昚在下令殺死史浩之后,下令讓周麟之提領樞密院,葉義問繼續擔任尚書左丞,而他又召回了徽州刺史沈該出任尚書右丞——本來這個職位應該是留給湯思退的。 但是湯思退自己不爭氣,丟了嚴州首府建德,趙昚很生氣,直接罷免湯思退,把他趕回老家,連原先提舉道觀的閑職都不給了,砍掉了湯思退的福利待遇,讓湯思退欲哭無淚。 而運氣更好的沈該則幸運地被趙昚召回朝廷,出任尚書右丞,提領朝廷財政工作。 但是當他回到臨安出任尚書右丞的時候,瞬間就產生了想要和湯思退交換人生的想法。 南宋的財政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若要維持,可能需要付出血汗工廠一般的勞動,還不如回家養老,哪怕沒有退休金,靠著家里的積蓄和田產也能好好的生活。 何苦來這里操持這倒霉的糟糕的財政? 除了日常支出以外,還需要賠付歲幣,支付正常軍費,支出組建新軍的軍費,需要支出大量費用重建因為戰爭遭到損壞的城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