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九 明國,小人之國也!-《啟明1158》
第(2/3)頁
而蘇詠霖沒有“賢臣”輔佐,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眼看民不聊生國家動蕩,這才被逼無奈寫出了《洪武政論》來甩鍋給他們這群【國家棟梁】。
蘇詠霖根本就不是為了宣揚什么自己政治理念,只是在為自己的失敗開脫罷了,順便轉移視線,以緩解內部矛盾。
為了應對這樣的蘇詠霖,大宋必須要自強自重,一方面堅持對圣人的信仰,一方面要勸誡君王親賢臣遠小人,驅逐身邊的奸佞之徒,這樣才能確保大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如此,大宋就能徹底戰勝明國了。
大宋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明國和蘇詠霖最不需要的。
明國人暴殄天物,以泥腿子為寶,以儒者大賢為累贅,皇帝親小人,遠賢臣,這樣的國家怎么可能長久?
明國固然興盛一時,也終究會因為那群泥腿子的拖累而覆亡。
他們已經看到那個泥腿子國度的覆亡了!
圣人之國大宋的凱歌正在奏響!
洪武四年、隆興三年的八月初八,南宋的文化界在衢州孔府實現了他們的理論思想閉環,對內統一了內部思想,對外統一了外宣言論。
他們確立了以天人感應思想對抗蘇詠霖的政論思想的基本策略,公開宣稱蘇詠霖身邊全是小人,所以才會寫出如此欺師滅祖之言論。
而相對應的,南宋君王身邊也有小人,所以才會面臨危局。
為了挽救國家危難,趙昚應該遠小人,親他們這群賢臣,營造一個眾正盈朝的局面,這樣上天就會降下福音給南宋,南宋就能獲得戰勝明國的力量了。
所以只要趙昚親賢臣遠小人,那么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南宋!
南宋儒學文化界自此有了自己的抵抗方法,面對明國強大的文化思想入侵,通過自我解釋,居然還就真的帶起了一波抵抗風潮。
所有人統一思想,統一論調,從此以后對抗蘇詠霖的言論,就要用這一套解釋方法。
明國,小人之國也!
文化界人士進行大規模反抗獲得一定的成果的同時,南宋的官方也興起了一波抵抗浪潮。
比起文化界人士的嘴炮行為,官僚們明顯更加清楚南宋的問題所在和蘇詠霖思想的可怕之處,也更加清楚明國的國力強大,所以相對于學者們的自我感覺良好,官僚們的反對浪潮更加現實一些。
他們提出的建議是在封禁《洪武政論》傳播的同時,立刻開始訓練軍隊,厲兵秣馬,以隨時對抗明國可能到來的戰爭威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