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整個南宋將直接被明軍切成兩半,首尾不能相顧,后果極其慘重。 懷著如此的情緒,胡銓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很多官員在這個性命攸關的時候都沒有計較什么有的沒的,群策群力,給朝廷出謀劃策,保住朝廷,也保住自己。 他們覺得這個朝廷雖然看上去無能實際上也挺無能的,但是畢竟是他們自己的朝廷,真要讓蘇詠霖南下了,這個朝廷沒了,那他那個泥腿子主掌的朝廷是一定會把他們都給活埋了的。 那到時候他們跑都沒有地方跑。 天下之大,哪里還有他們的容身之所? 顯然已經是沒有的了。 拯救南宋,就是在拯救他們自己。 這個時候趙昚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重新開始理政了,看到了群臣的奏表,看到了其中無數建言獻策,忽然間感覺蘇詠霖這個時候攤牌其實也不錯。 蘇詠霖的攤牌無異于是把所有南宋的精英們都給驅趕到了他這邊來。 因為他擺明姿態說了要殺光他們,要鏟除他們,要革命,不留后患,決不妥協,這就等于斷了這些精英們的退路。 他們不想被殺,因此只能死死跟隨趙家,只有趙家才能保護他們的利益。 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資敵嗎? 蘇詠霖,你未免也太傲慢了吧? 你不會真的因為明國的成功就覺得你可以完全不和江南這些本土勢力妥協了吧? 北宋時期,江南可是被壓制的很慘,當初的北宋政府也覺得南方人并不強勢,可以控制,結果一朝南渡,才意識到本土勢力到底有多么強大。 趙昚覺得或許是巨大的成功讓蘇詠霖目中無人,于是輕視了這些精英的力量。 南宋雖然沒有明國那么強大,可是連綏靖政策和面子工程都不搞,直接明明白白告訴人家我要干死你的情況下,不想被干死的南宋精英們只能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報效大宋”。 或許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人不想繼續抵抗明國了,都想著明國一來直接投降,換一身衣服,繼續做大明的官。 那他的大宋真的很危險,他甚至可以給自己籌備后事了。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蘇詠霖自己把這條路給封死了,逼得南宋精英們死命保南宋,趙昚忽然感覺自己有一種做救世主的既視感。 一種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感覺襲上心頭,趙昚覺得自己的感覺從沒有那么好過。 他覺得或許這一次,自己的很多政令可以貫徹落實了,這一次,很多錢應該不會被貪污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