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七 一念之間-《啟明1158》
第(3/3)頁
王祈自然沒什么反對的,便介紹了一下中都城周邊不同區域的農村分部和數量。
虞允文最后選擇了前往中都城北部的密云縣小澤鄉,詢問陸游,陸游不反對,王祈自然沒什么不同意的,調了一隊四海亭所屬的衛隊,就帶著兩人出發了。
一行人乘車前進,而隨行衛隊全部騎馬,速度較快,行進路上車子則較為平穩,甚少顛簸,這讓陸游很是舒適。
“不曾想明國車輛如此舒適,如此行進也甚少顛簸。”
聽著陸游的夸獎,王祈笑了。
“陛下常說的一句話便是要想富,先修路,大明立國以來,對道路修建無比重視,全國上下所有農會除了組織農民修建水利工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修路了。
中都城是國都,修建的道路尤其多,四通八達,從中都城前往周邊任何地區都已經修建成了如此這般的道路,時時有養護,所以行進起來很是方便,除此之外,大明還有修建運輸專用的軌道,速度更快?!?
陸游聞言,頗有些感嘆。
“道路難行乃是天下難題,翻山越嶺舟車勞頓,實在是世間苦事,若是有朝一日能夠消解這般的痛苦,從一地前往另一地無需晝夜趕路,那該是何等美事啊……”
王祈也點了點頭,贊同陸游的看法。
“舟車勞頓實在是辛苦的事情,容易耽誤事,所以大明立國之后一力修路,力求把道路修的四通八達,如此可以省下很多事情?!?
陸游點頭贊同,心中盤算著回去之后要上表給趙昚,讓趙昚撥款修路,從臨安開始,把道路修的四通八達。
虞允文沒說話,但是心里也盤算開了。
修路不僅方便行人、商旅,也方便軍隊,更別說明國還有修建專屬運輸的軌道,那就意味著運輸物資乃至于軍隊趕路的速度會更快。
明國的軍事后勤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其效率可能遠遠超過南宋的想象。
如此就算冬天,中原河流上凍,明國不能利用河流運兵,也能利用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網絡調集物資,籌備戰爭。
冬天不能限制明國的戰爭動員能力。
如此,當年明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打穿南宋江淮防線、直抵臨安卻沒有受到后勤方面的拖累也就不是不能理解的。
這很重要,需要記下來,回去之后寫成報告上報給趙昚知道。
虞允文絲毫不曾注意到他不愿意相信出自王祈之口的明國底層的變革,但是卻意外的很愿意相信同樣出自王祈之口的其他消息。
好一個雙標怪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