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九百九十七 夢幻聯動-《啟明1158》


    第(1/3)頁

    按照當時的情況,真正的貧民,家里是沒有足夠的東西可以吃的。

    當時的貧民光是找東西吃以求活就要拼盡全力,又有什么資格坐在桌子前伏案學習、讀書考試呢?

    更別說他們要如何獲取書本、筆墨紙硯和較為昂貴的學費了。

    一個人肚子餓的時候什么事情都辦不了,吃飯才是第一需求,更別說讀書學習這種大量消耗能量的事情。

    而且就算家中殷富,多年不事生產讀書考試,也難免家道中落。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三蘇父子。

    蘇家本是四川的殷富人家,然而蘇軾兄弟兩個金榜題名之后因為母親病死而回家奔喪時,家中已是一派【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慘景。

    為了考科舉,蘇家所擁有的這份算是當時富人等級的家當全部砸在里頭了,最后科舉倒是考上了,但是生母沒了,老家沒了,幾代人的家業沒了。

    這還算是好的,他們至少考上了,未來可期,重新掙一份家業回來也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大富大貴什么的也算是撈回了成本,不虧,甚至還能算是賺的。。

    可還有更多更多的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考場上蹉跎一生,就是考不上,最后頭發都熬白了,熬的家破人亡,最終也沒有考上功名,只能帶著無盡的悔恨與絕望、不甘心離開人世。

    他們投入的成本就全部打水漂了,全部投入進去了,為宋朝科舉經濟的蓬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然后就那么被歷史潮流吞噬了。

    考科舉是要花很多很多錢的,這注定普通民眾幾乎不可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走向人生巔峰。

    除非國家政策做出改變,以國家力量扶持底層,投入天文數字般的金錢,下放教育資源,使得普通民眾也可以接受到優質、廉價的教育,那么就能改變現狀了。

    這一點, 宋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海量的金錢?

    為什么要用來辦教育?

    讓愚民變得聰明起來對統治者有什么好處?

    用來給太上皇蓋宮殿不香嗎?

    讓愚民們聰明起來的話,他們立刻就會問趙昚要更多的官位和錢, 那將來還想要什么都不敢想!

    所以普及教育是不可能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普及教育的,只會讓民間自己找出路自己解決這樣子才能維持王朝的剝削統治。

    于是乎, 遵照時代的背景,蘇詠霖筆下的主角就是以范仲淹為原型的“貧寒者”。

    他是科舉制度下有希望考取科舉的最底層人士,社會中產,而非絕對的貧民。

    通過他的視角觀察北宋中后期科舉制度基本穩定之后的士林百態。

    觀察考中進士之后的人們的春風得意, 觀察科考失意者那種自卑而又痛苦的敏感心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