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從未見到過和泥腿子站在一起的政權,從未見到過為了泥腿子鏟平地主鄉紳的政權,更沒有見識過允許這一切甚至主導這一切的皇帝。 這特娘的是皇帝? 他們很擔心這群家伙的現在就是他們的未來,更擔心這群家伙有的逃,而他們沒得逃。 這群家伙還能跨越千山萬水逃到南宋來討口飯吃,那到時候明軍南下,他們往什么地方逃? 嶺南? 占城國? 他們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擔憂。 而這就是趙昚和宰輔團隊的目的了。 利用這群人現身說法,告訴他們明國的革命政策,以此再次大規模的凝聚人心,讓南宋統治階層的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一起,相當程度上遏制了內耗。 通過這一波輿論工作,南宋統治階層基本上算是危機感十足,內斗欲望沒有那么強烈了,黨爭也不那么激烈了,對抗明國的斗志也空前強烈起來。 在此之后,趙昚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政令好使了許多。 之前總有些磕磕絆絆,還有些人磨洋工不出力,行政效率低的感人。 現在可好,行政效率大大提升,比之前一段時間更加高效。 到洪武四年的十月中旬,七萬軍隊的募兵計劃順利完成。 這一次是實打實的七萬人,不摻水分,這七萬人全部被充實到了江淮戰區和臨安禁軍之中,足額,相當罕見。 要說沒有這群明國的鄉紳老爺們的功勞,還真是不客觀。 臨安禁軍遭到兩次毀滅性打擊之后,終于再次有了四萬人的額度,剩下來的三萬人就被派到了鎮江府、建康府和池州府三支大軍當中。 趙昚將這四萬人全部編入了自己指揮的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至于殿前司則因為還隨著趙構在外頭,就沒給分配。 不過這七萬人當然不是終點,只是一個起點。 趙昚在七萬人募兵計劃完成的當天,又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八萬人募兵計劃,要求在兩年內把軍隊規模恢復到第一次明宋戰爭之前的規模。 并且隨著這個八萬人募兵計劃的執行,南宋朝廷也開始宣布召開特科武舉,面向全社會招募有勇力、會用兵的人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