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卻如何是好啊? 朝堂之上,趙昚和宰輔團隊思慮良久, 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應對明國如此可怕的惡毒陽謀。 難道也要學習明國給底層讓利,讓底層的草民心向他們? 這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如登天。 習慣了剝削與壓迫的人怎么可能會老老實實交出自己的既得利益讓利給底層呢? 不存在的。 就算趙昚有那個想法, 并且試圖改變什么, 那數量龐大的不愿意這樣做的讀書人老爺們一定會想方設法讓趙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主動改正自己的錯誤。 官家, 你要知道,你能當皇帝是因為我們支持你, 而不是因為那些泥腿子支持你, 泥腿子只知道你是皇帝, 但不知道你是趙昚,你指望他們? 那好,我們就支持其它人去了哦? 趙昚作為大宋天子,作為繼承皇位的皇帝,他的統治根基是讀書人老爺們,是官僚,是大地主士紳, 是整個上流階層,而不是農民們。 他和蘇詠霖不一樣。 盡管他心中對于蘇詠霖的某些政策比較向往, 比如他向往蘇詠霖的強勢和幾乎無限的權力,他向往蘇詠霖做為皇帝的尊榮,以及嚴懲貪官污吏的強硬手腕。 他也痛恨那些敢于對他的錢下手的混蛋官僚們, 很想對他們大開殺戒。 但是他不能。 他所能做的也只有不斷的增強軍力,用強大的軍力來保障國家的存續了。 南宋朝堂上的上等人們最終達成了一致,在八萬人募兵計劃之后, 再推進一個五萬人募兵計劃,繼續強化南宋國防力量,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訓練最多最精銳的兵馬來對抗明國。 朝堂會議結束之后,走在返回樞密院的路上,第一次有資格參與這種高層次會議的虞允文緊緊跟在了陳康伯的身后。 “樞相,有些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陳康伯一邊慢慢走路一邊扭頭看了虞允文一眼。 “講吧。” “多謝樞相。” 虞允文低聲道:“以目前明國的態勢來看,恐怕在短期內難以自取滅亡,除非蘇詠霖驟然而死,其子尚且年幼,屆時主少國疑,開國功臣擁兵自重,明國才有分崩離析之可能。 然而蘇詠霖年僅二十七,年富力強,只要他活著,明國絕不會輕易覆亡,至少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十年,乃至于二十年,都看不到這樣的可能。” 陳康伯站住了腳步,目視前方,沉默了一會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