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四十 王彥是一位名將-《啟明1158》
第(2/3)頁
“陰謀可破,陽謀如之奈何?以我們這四萬人是根本沒有破敵之法的,最后的一線生機,就在死守襄樊了?!?
王彥伸手指著地圖上的襄樊之地,引得眾將一起低頭觀看。
若說南宋朝廷在整個金宋對峙期間和明宋戰爭時期做了什么好事,便也只能說一說他們對襄樊之地的經營。
襄樊,就是襄陽與樊城,兩座城池夾漢水而立,南為襄陽,北為樊城,兩城互為犄角,皆是城高而堅厚。
襄陽與樊城夾水建立有一個很好的優勢。
就算陸上交通阻斷,后方也可以通過宋軍水師之優勢,從漢水運送糧食,軍器,衣甲往援襄樊。
而就算襄樊陷入極端危險的狀況,兩座城池也能通過水道和浮橋互相聯絡,互相支援。
而且為了長期對抗金國、明國,南宋朝廷在襄陽和樊城之中積儲豐厚,目前襄樊二城中存儲的糧食足可以食用三年之久。
武器軍械經過核查之后,雖然存儲不多,且良品率較低,但是襄樊二城中有大量專業匠人,只要原料足夠,是可以開足馬力生產軍械以供大軍使用的。
這是襄樊二城最大的優勢,也是面對明軍、農民軍的最好依仗。
王彥綜合判斷了局勢,以自己多年的征戰經驗,做出了死守襄樊以待援軍的決策。
絕對不能撤退,絕對不能主動進軍,絕對不能放棄希望。
這是王彥提出的三個絕對策略。
“襄樊二城城墻高大,護城河寬深,互為犄角之勢,足以互相支援、抗擊入侵,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襄樊二城也能互相支援,死守三年,絕不讓賊軍得逞?!?
王彥做出了判斷。
有部將詢問如果三年之后還是不能解圍,該怎么辦?
王彥沉默了一會兒,而后默默嘆息。
“若三年之后尚不得援軍解圍,這仗,也不用打下去了?!?
諸將對此紛紛無言以對。
但是話雖如此,眼下依然不能放棄希望,決不能坐以待斃成為俘虜。
他決定實行堅壁清野,提高農民軍或者明軍生存難度的同時,增加己方防御成功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收集一切有利因素,把一切的不利因素都甩給敵人!
王彥立刻下令收縮防御兵力,把放出去的兵力全部召回,把主要防御范圍放在襄樊二城周邊,深挖塹壕、陷阱,并且加快改造、興建戰船,訓練水兵,以堅持對周邊漢水水系的制水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