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將被分配到明國邊境各州參與城墻建設、道路建設和水利維修等各項苦工,但凡哪里有苦工,他們都要第一時間被征調過去進行工作,然后才是雇傭的民工和征調的軍隊。 他們將從此遠離富貴榮華,遠離自己所謂的高貴血統,成為階下之囚,他們的足跡將會走遍明國大地,為了明國的繁華和民眾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至死方休。 罪責更重的,有虐待民眾、草菅人命等罪惡行為的趙宋宗室子弟將被公開處刑,公開審判之后公開處死,且不是在中都處死,而是在當年的黃泛區, 在宋統治者犯下罪孽的地方進行公開審判, 然后當場吊死。 而作為首犯,趙昚因為圖謀破壞黃河堤壩的罪行,和他的同謀者虞允文一起被判處死刑,兩人被囚車鎖著押赴黃河下游水勢最為猛烈、情況最危險的滑州。 他們被安排在滑州進行公審,然后直接吊死。 吊死之后,兩人的尸體被焚燒,之后挫骨揚灰,撒入黃河水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被吊死之前,趙昚看著臺上臺下群情激憤怒火沖天的中原百姓,看著把自己的脖子牢牢套住的繩子,崩潰了,然后哭了,哭得一塌糊涂,一直以來強行堅持的尊嚴在這一刻崩塌了。 虞允文從頭到尾面色呆滯眼神呆滯,一言不發,唯有看著趙昚因為恐懼而崩潰最后痛哭失聲之時,他長長嘆了一口氣。 被處刑之后,趙昚和虞允文圖謀破壞黃河堤壩的事情在滑州黃河堤壩邊被用碑文的方式立下,將宋統治者趙昚和虞允文作孽的前因后果講述清楚,讓所有人銘記,曾有一個皇帝因為什么樣的罪行在這里被吊死。 所有集中處死趙宋宗室的地方都按照慣例立碑作傳了,將他們犯了什么罪,為什么被處死的前因后果寫下來,作為永恒的紀念。 冤死的千萬生靈不能復生,后人所能做的,就是讓他們不要被遺忘。 帝王將相的家譜不紀念他們,人們就該用自己的方式紀念他們,這是人文主義的光輝。 整個審判過程中,只有一支趙宋皇族子弟得到了稍顯寬宥的審判。 這是已故南宋宗正卿趙士??的家族支系。 之所以這群人得到了特別的待遇,是因為趙士??在岳飛冤案中站出來為岳飛鳴冤,以一家百口人的性命為岳飛擔保,犯下了政治錯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