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同時也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蘇詠霖特意安排了一位正在進行華夏紀元研究工作的史官在這里將這一幕記錄下來,作為宮廷檔案存起來,讓這個故事永遠的流傳下去。 趙構向岳飛的家人跪下認錯的事情,將會被廣泛宣傳出去。 犯了錯,就要道歉,就要贖罪,管你是誰。 稍晚些時候,蘇詠霖請母子四人吃飯,并且和他們商量起了為岳飛立碑作傳恢復聲譽并且廣泛稱頌的計劃,另外還詢問了岳霖岳震和岳霆三人之后想要做些什么工作,以及是否有意從軍之類的。 最后只有二十八歲的岳霆提出了愿意從軍征戰的想法,岳霖和岳震都因為年過三十而放棄從軍,表示只要蘇詠霖能給他們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就可以。 他們并不想靠著父親的遺澤獲得什么,蘇詠霖作為大明皇帝,也沒有任何安排他們的責任,能為他們的父親平反并且讓他們回到家鄉,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們不敢再有任何奢求。 對此,李娃表示贊同。 看起來,這位堅強的母親到底沒有讓這三個兒子墜了岳飛的名聲。 蘇詠霖對他們提出了表揚,并且稱贊了岳霆愿意參軍的想法。 “岳將軍不僅是南宋的英雄和功臣,也是我們全體漢人的英雄和功臣,所以我將追封他為明國的烈士,岳氏將按照烈士的待遇在湯陰縣獲得土地,也能享受烈士家屬所能享受的全部福利政策,你們若是愿意務農,愿意耕讀傳家,我全力支持。” 母子四人一起向蘇詠霖行禮道謝。 “多謝陛下恩澤。” 母子四人三天之后便啟程離開中都向湯陰縣而去,返回他們從未回到過的家鄉,去找尋他們的父親幼時的印記。 他們離開之后,蘇詠霖針對岳飛冤案的一系列布置也差不多結束了。 前前后后,蘇詠霖為了這件事情也支出了不少錢,還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還原岳家軍波瀾壯闊的征戰史。 這看起來是毫無收益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蘇詠霖看來,這件事情的益處并不是能用金錢衡量的。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他希望英雄的血不要白流,也希望從此以后華夏的英雄不會流血又流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