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二 呼叫大明爸爸?-《啟明1158》
第(2/3)頁
吳璘本身就是后岳飛時代的南宋第一武將,隨著時間的流逝,紹興年間的抗金將領一個接一個戰死,在李顯忠戰死之后,臨安朝廷更是一位有名的武將都不剩了,又哪里是戰功赫赫的吳璘的對手呢?
若是放任不管,任由吳璘立新君對抗臨安朝廷,只會讓臨安朝廷的實際權勢大大下降,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思來想去,臨安朝廷的辦法都只有一個——呼叫大明爸爸。
但是在這種事情上,沈該反而不太愿意明國介入其中。
因為說白了,這是江南國自己的事情,要是自己解決,那么川蜀還能為臨安朝廷所用,可要是借助明國的力量進行處理,那么處理完了以后川蜀的利益要被分走多少,尚且不好說。
蜀錦的利潤非常之大,沈該希望將這筆利潤掌握在朝廷手里,這樣的話朝廷多少還能有點錢辦事情,要是讓明國把手伸到川蜀之地掌控了蜀錦,那江南國朝廷就翻身無望了。
于是沈該提出了懷柔戰法。
即厚賞吳璘,給他很高的職位、爵位,給他大大尊榮,給他豐厚的賞賜,給他的家族豐厚的賞賜,然后以趙惇的名義讓吳璘送來一些貢品,看看這樣做的效果如何。
他希望吳璘可以感受到臨安朝廷的“溫暖”。
又一個回合的交手之后,沈該郁悶的意識到這個方法不太可行,吳璘根本不吃這一套。
臨安朝廷以趙惇的名義進行的冊封,吳璘一概不接受,賞賜也全部退回,還把趙惇送來的詔書燒掉了,表態說【此詔必為國賊矯詔,萬萬不可相信】。
然后吳璘再放出話來,說沈該背叛主上,背叛大宋,戕害皇室,早晚會死無葬身之地,他吳璘要和川蜀忠臣另立新君,建立朝廷,然后就要做沈該的掘墓人。
這可算是激怒了沈該。
沈該怒不可遏,但是尚存的一絲理智還是沒有讓他把這件事情告訴明國,他還是懷抱著能夠解決問題的最后一線希望,想要再做一次斡旋,讓吳璘聽命令。
他說只要吳璘回歸臨安朝廷,就可以做宰相,可以封王,可以做人臣之顛,想安排什么人做什么官盡管開口,臨安朝廷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他完成這個目標。
然而吳璘還是全然不在乎,對于沈該的努力拉攏沒有半分心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