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啟明1158》


    第(2/3)頁

    如果某個國家因為戰亂而無法持續購進蜀錦,從戰亂開始到戰亂平息期間,這三樣貨物都出現了需求量降低的情況,那么會不會影響到大明寶鈔的價值呢?

    金屬貨幣終究有它自己的價值,只要面值重量穩定,它作為貨幣就非常穩定,缺少了貨物,它本身的價值不變,依然有人認。

    可是紙幣,看看宋人曾經搞過的交子和會子不就知道了,幣值很不穩定,買不到應有的東西,立刻就是一張廢紙,擦屁股都嫌硬。

    真要出了問題,讓民間懷疑政府的能力,大明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局面就要崩潰掉了。

    這個責任,你財政部擔負的起?

    辛棄疾和林景春素來沒什么過硬的交情,但是彼此之間關系還算不錯,只是在這個問題上兩人針鋒相對,吵了很多次,也引起了國務會議上金屬貨幣派和紙幣派的大爭論。

    金屬貨幣派和紙幣派為了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洪武五年連著兩次國務會議上的貨幣改革提案都無法得到通過,很多人還是堅持銅錢策略,認為缺少銅就去找銅,國內沒有就去國外找。

    林景春則認為找不找得到是一回事,找到了怎么開采又是一回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投入市場展開運營又是一回事。

    說不準等你們要的銅找到了,大明已經因為通貨緊縮而陷入蕭條了!

    雙方爭論不休,誰也不認同誰。

    最后財政部左侍郎柴元明甚至跨時代的提出了信用貨幣概念。

    他的意思就是為什么不能參照目前白條的實際情況,將大明寶鈔變成一種政府信用貨幣呢?

    他認為,因為提出政府保障白條的價值,確保白條可以抵稅,由此發了民間信任白條甚至用白條當做貨幣來使用的現狀,這或許是信用貨幣發行的一種先聲。

    根據他的實地考察,他發現現在在黃河工程區,在河南行省和山東行省的大量地區,大明財政部發行的白條實際上已經是貨幣了。

    他親眼看到市集上有人用白條購買米糧、肉食、魚類,也親眼看到有大商人用很多白條購買大宗貨物,比如絹布之類的,當地人對于把白條當錢用這個事情已經沒有任何顧慮了。

    他們習以為常。

    柴元明為了謹慎起見,喬裝打扮深入民間,多次和農民、城鎮工商業從業者還有商人做交談,詢問他們對于白條的實際看法和信賴程度。

    從中,他得知民眾普遍認為白條就是錢,和錢沒有區別,上頭寫了能抵多少稅,它就有多大的價值,完全可以用作日常商業交易。

    最新的白條因為大明改收銅錢稅,所以和銅錢數量是掛鉤的,那就更簡單明了。

    民間棄用之前南宋政府濫發的會子,改用白條作為紙幣來做商業交換,從普通農民到腰纏萬貫的大商人,乃至于政府官吏都使用白條做日常的購物所用。

    更關鍵的是,柴元明發現他們普遍甚至不關心白條能否真的能兌換到相同數量的銅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