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八 世界革命-《啟明1158》
第(2/3)頁
而這樣一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黃金白銀流入大明,給大明增加足夠的黃金白銀儲蓄,以此為推動貨幣改革打下基礎。
這是只有蘇詠霖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也不敢相信的事情。
盡管如此,蘇詠霖還是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威望強行推動了這件事情,還表示若是能有打破貨幣僵局的可能,別說一支探險船隊,三支四支五支都能派出去。
國內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必須向外走,去尋找無限的可能,這是遲早要做的事情,既然現在我們有需求有能力,為什么不去做,而要困守這一畝三分地拼命內卷呢?
為什么不能對外尋找新的可能呢?
同志們,把你們的視野打開,把你們的格局打開,這很重要。
以此為核心點,蘇詠霖在國務會議和復興會會議上發表多次演講,講了商業擴張對經濟的意義,講了國土擴張對國家的意義,也講了革命擴張對復興會本身的意義。
也就是這個時候,蘇詠霖第一次講到了將革命盡量向外安排,講到了不單單是大明實現革命成功才算是成功,而要整個世界都實現了革命成功,才是最終的成功。
但凡還有一個人在受壓迫,那么復興會的理想都不算是成功,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只要是人,那就是復興會要解放的目標。
難道只是解放了華夏子民就可以了嗎?
革命就成功了嗎?
不,沒有,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樣遠遠不夠。
革命者要開放視野,打開格局,用全世界一盤棋的視野看待革命問題。
如此就能發現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大明革命雖然成功,雖然在區域內形成了優勢,但是論及區域和規模,在全世界來看,依然只是星星之火。
且隨著我們與國外交流的次數增加,雙方互相了解的程度加深,對方的上等人遲早會發現大明與他們的不同之處,遲早會對大明的革命產生恐懼。
那之后他們會怎么做?
他們會封閉他們自己,與我們斷絕往來。
他們也怕他們的子民與我們來往多了會產生把他們的王族、皇族掛上東南枝的想法,他們害怕大明發生的事情會發生在他們身上,所以他們要未雨綢繆,哪怕大明沒有那個想法。
那就不單單是影響經濟的問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