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九十 知錯能改謝元良-《啟明1158》
第(2/3)頁
該說不說,說一百遍我知道錯了還不如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謝元良認真改正錯誤的行動蘇詠霖看到了,也讓蘇詠霖知道謝元良是真的改過自新了。
所以在提拔的問題上,蘇詠霖也不會含糊。
之后,蘇詠霖提拔謝元良的同時,也將這件事情廣而告之。
他將謝元良樹立為地方官員有為理政的典范,大力表揚,號召全國官員學習謝元良腳踏實地走遍山河的精神,踏踏實實做事情,認認真真搞評估,不要搞些假大空的事情。
有了謝元良的帶動,倒的確在全國官員群體中,尤其是中高層官員群體中掀起了一波下地方調研的潮流,并且隱隱有讓這種潮流成為固定慣例的趨勢,這是個好事。
過去,一些高層的地方官員對于自己的轄區的了解較為片面,主要靠下屬匯報而不是自己去調研,對地方的了解有“懸浮”的特征。
這種情況深為蘇詠霖所詬病,多次斥責這些高層地方官員脫離群眾。
而現在有了謝元良這個榜樣的帶動,蘇詠霖也能有的放矢,針對性的解決這個問題。
謝元良在廣東行省帶起一波新的潮流之后,在具體的發展上面也沒有拉跨,能分析能調研,一樣能做事情。
廣東行省初建,雖然通過土地革命和打土豪積累了第一筆財富,但是財富數量有限,所以需要中都財政部提供資金支持。
蘇詠霖和財政部開會,答應了廣東行省的請求。
其他行省需要財政支持都是中都直接撥付的,而廣東這邊因為有廣州市舶司的存在,所以最后得到的結論是將廣州市舶司每年的關稅收入撥付一定數額交給廣東行省作為中央對地方的財政支持。
有錢有土地有人力,謝元良就大展拳腳,在廣東行省開展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運動,勸農勸耕。
兩年多的時間里,謝元良就讓廣東行省正在耕種糧食的土地面積增加了兩倍有余,大生產運動如火如荼。
更有意義的是,他也讓廣東地區直接向官府納稅的戶口數大大增加,大大增加了官府的合法財政收入。
被剿滅的地主豪強與蠻夷部落下屬的人口被明軍解放出來成為在編戶口。
一些被逼得走投無路進入山野之地的山中逃戶也被勸導出來成為在編戶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