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了這一次不體面的當朝對峙之后,這一家顏面掃地,過年也沒臉出來了,且以后說親怕也艱難。 而這結果,不只是端王強勢不屑的態度,也是皇帝明確的態度。 當初皇帝下過明旨給出的承諾,京城里人都聽說了,何況是朝官們? 既然還有人不死心想往王府送女,就不能怪端王如此不給體面,連皇帝都不想當和事佬。 只能怪他們自取其辱。 也給其他有心思的人警示,不敢再走這條路。 趕在年前,林天良同凌天昊在戶部折騰。 許多帳冊、記事簿皆封存起來,戶部也被清出許多不合格人員。 林天良對皇帝說,明年春闈前三百名要優先送戶部,要有足夠能辦實事的人,來執行明年的春耕、夏種。 皇帝自然是允了他的。 成衣作坊那邊也總算鋪滿了第一批人手一百余人。 都是通過牙行找來的人手,以及在城外莊子附近村里找了一批。 城里的也提供吃住,逢十放假一天,城外的不提供吃住,執行方式參照原來莊子上。 派了個管事過去再從村里挑了兩個小管事協助。 直到過年吃團圓飯時,徐螢兒和柳康銘被接到了端王府才知道許多真相。 嚇得傻在當地,不知該怎么相處了。 林天良擺了擺手,讓他們照舊,柳如霜笑著拉徐螢兒坐下,安撫她。 “你們知道這些日子我們是回了夫君他家里,這就夠了,是大戶人家還是皇家,于我們農家人,本來就是都很遙遠的存在。” “我們過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如今生意都很穩定,等年后開春了,你們回家去與家人聚聚。” “在天熱之前,把寒兒雪兒都接過來,其他想要來京城的都可以來,咱們城南都有地方住,讀書科舉也都不成問題,想做管事也有的是機會。” 柳如霜計劃著,她是嫁夫隨夫,有夫君在的地方就是她的家。 但徐螢兒和柳康銘不同,他們本來就是來京城里做管事的,遠離家鄉當然會思想親人。 如今作坊運作起來,又培養了其他掌握新款的人手。 未來可以騰出時間來回一趟家,再把小弟小妹接過來。 她離開之前答應過,只要在京城安定下來,若不回去就一定派人接他們過來。 聽她說到回家,徐螢兒一邊擦淚一邊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