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劍閣弟子們紛紛陷入沉默。 不需要任何指代,他們知道那一夜的特殊。 那是劍神獨孤凌云真正登臨劍道巔峰的一夜,是新興的劍閣壓倒老牌劍道圣地神劍山莊的那一夜。 也是劍神引以為恥的一夜。 在神皇的謀算下,神劍山莊被謀叛的罪名生生壓垮,本與他在皇城以劍道修為作巔峰對決的老劍圣因此道心崩潰落敗,以一個憋屈而凄涼的方式死在皇城的巍峨高墻前。 神皇親自出宮,欲接見新誕生的劍道至尊,盡管這并不在朝廷的管轄范圍之內。 那時劍神所做的,是揚長而去。 他無法承認這樣的勝利。 老劍圣沒有攜帶天玄,他亦沒有帶著自己的本命劍,這一戰,雙方的劍都不過是同一家鐵匠鋪中品階完全相同的尋常鐵劍。 兩位活躍于不同時代,素未謀面的劍道強者,都抱著對劍道極致的追求來到皇城,最終分出的勝負卻來源于一場陰謀。 劍神醉心劍道,但絕非沒有心機,相比于其他人,一心修劍的他對當時事態的感受更加直接。 他明白,神皇終究是神皇,不可能有修行中人的心態,而修行中人,終究無法真正超然物外。 “師父一直懊悔那一日沒有出劍,若那時出劍,真正的神道劍早可問世,根本不需要等到今日。” 謝兆言的話語中有著深深的惋惜,作為跟隨獨孤凌云時間最久,受教最多的弟子,劍閣中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劍神的心思。 而早年飽讀詩書,如今專攻劍道的謝兆言,此刻心中也早有一個疑問,一個大逆不道的疑問。 明君賢臣共治天下,可令國泰民安。 觀過往歲月,神皇并非昏聵之君,朝中亦不乏能臣,可無論是他活著還是假死,國計民生都在一天天的凋零下去。 歷史已經證明,唯有傳承著軒轅血脈的神皇“軒轅氏”,才有資格與能力坐上帝位,立于權力與修為的巔峰,其余嘗試篡權奪位的,大都只能是跳梁小丑,在無上權柄與神座實力之前,總是那般可笑。 可謝兆言總覺得,這樣有些不對,這個世界應該有所改變,但說要如何改變,總說不出個所以然。 現在,獨孤凌云走出了那一步,他也想明白了一件事。 劍修不問對錯,只問心意。 劍神看不慣神皇,所以出劍。 若他站在師父的角度,想來也是會出劍的。 謝兆言已靈臺清明,長期受獨孤凌云教導的劍閣眾弟子也紛紛釋然。 能跟隨獨孤凌云來到這里的,都是劍閣的好苗子,無論家世過往如何,都有一顆純粹的劍心,能夠理解劍神的想法,至于事后如何,還不是他們現在愿意考慮的事。 神道劍的劍道,超脫天地萬物桎梏方得大成,獨孤凌云求索數十載,仍差那臨門一腳,十余年的沉淀之下,獨孤凌云終于等到了機會。 神皇以假死蒙蔽世人,三家爭位之下,天下大亂,蒼生涂炭,神劍山莊用最后的謀算引出了這個禍害,他正可順己心意,斬這軒轅皇族的萬古綿延! …… “帝星南移,皇冢震蕩,獨孤凌云不愧劍神之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