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五章殘酷的現實-《貞觀賣紙人》
第(2/3)頁
你們說的好有道理,我拼搏出來的基業,憑什么不傳給我兒子。
蘇曦服氣了,這幫子人都是老傳統,都做不了新時代主義的接班人,自己的兒子就應該比別人起點高,問原因就是因為這是我拼搏出來的。
我打拼出來的基業,肯定得我兒子先享受。
周圍人用事實告訴蘇曦,不是每個人都有無私奉獻精神的。
蘇曦不在說話。
李勣笑笑,繼續道:“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你想說那些逐漸從百姓中脫穎而出,靠著努力和才華的人逐漸成為了中層乃至于上層人士,而那些未曾努力和受限于資質的人就會逐漸衰落下去,淪為最底層只能依靠苦力生活的人。”
李勣表示,這些東西,誰還看不明白了。
稍微有點智商和眼光的人都能看明白。
差距不就是在努力中提現出來的嗎?
“曲陽侯,你想多了,甚至于差距就是在努力中體現出來的,你努力了最差最差也會成為一個中下層的人物。
可是你連努力都不想努力,只滿足于現在,那你怪誰啊。”
李勣話說的很無情。
“這就和從龍之功一樣,成了一生榮華富貴,敗了就是一捧黃土。”
蘇曦發現,還真是自己想多了。
或者說,思想觀念不一樣。
“好吧,你不用再訓斥我了,我知道,反正機會給他們了,能不能抓住就是他們的問題。
人窮志短,永遠是無解的問題。”
蘇曦抬頭望天。
這個世界上什么東西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窮志短。
你連目標都沒有,你自己都不想努力,那你要求別人怎么幫你。
為何在古代百姓讀不起書,世家壟斷教育資源的時代里,還總是有時不時的有一些寒門子弟和百姓出身的人走上歷史舞臺。
因為人家人窮志不短,因為人家有目標。
人家可以花幾代人的努力去追求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
這就是差距。
李勣在旁邊不說話,大多數百姓,在沒有見到利益之前,哪里會有志向。
很少很少的。
更多的百姓都是在見到利益之后,才會自發的上前,也就是大多數百姓的情況。
蘇曦敢說,要不是有著更巨大的利益,世家和商人們才不會給他們普及教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