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春燕學得快,記筆記比記者還認真;大妞、二妞雖然話少,手上卻不含糊,攪布的力道均勻,晾布時也記得抖開褶皺。趙小玲帶著她們的徒弟一起繡花,院子里頓時熱鬧起來,針線穿過布料的“沙沙”聲,染液翻動的“嘩嘩”聲,混著姑娘們的說笑聲,像支鮮活的曲子。 人多了效率果然不一樣。三天下來,就染好了五十塊藏青布,繡好了三十塊淺藍布的藍花。蘇青禾看著記賬本上的數字,心里踏實了不少,給姑娘們算工錢時,特意多添了兩毛:“這是給你們的獎金,好好干,月底還有紅包。” 春燕拿著錢,臉上笑開了花:“蘇師傅,您人真好,比在工廠當臨時工強多了。” 大妞、二妞也紅著臉說:“我們以后就跟著您干了,保證不偷懶。” 蘇青禾看著她們,忽然想起剛到北方時的自己。那時她攥著十塊錢,連買塊好布都舍不得,如今卻能給別人發工錢,這變化像場夢,卻比夢更實在。 這天傍晚,陸時衍送來了申請非遺的表格,還帶來個好消息:“縣供銷社說,以后你的布可以擺在最好的柜臺,他們抽一成利就行,比別人低兩成。” “真的?”蘇青禾接過表格,指尖在“傳承人”三個字上輕輕摩挲,“這太謝謝你們了。” “該謝的是你自己。”陸時衍看著院里晾滿的布料,夕陽給它們鍍上了層金邊,“你的布好,大家才愿意幫你。對了,布朗先生的助理明天來考察染坊,看看衛生和工序,你準備一下。” 蘇青禾趕緊點頭,心里卻有點慌。她連夜讓春燕她們把染坊打掃了一遍,又把染譜和用料清單整理好,連染缸的木蓋都擦得锃亮。 第二天,布朗先生的助理準時到了。是個戴金絲眼鏡的年輕人,說話客氣,卻格外仔細,不僅看了染缸和布料,還檢查了洗手池和晾布架,連蘇青禾記的用料筆記都翻了半天。 “蘇師傅的工序很規范,比我在印度看到的染坊還干凈。”助理最后笑著說,“布朗先生讓我帶句話,他很期待這批‘雨過天青’,還說如果質量好,以后每年都訂一千塊。” 一千塊!蘇青禾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送走助理,她激動地在院里轉了三圈,趙小玲抱著她的胳膊跳:“姐!咱們要發大財了!” 劉桂蘭也抹著眼淚笑:“這都是你媽在天上保佑,青禾,你總算熬出頭了。” 正熱鬧著,陸時衍氣喘吁吁地跑進來,手里舉著張紙:“批了!非遺申請批下來了!市里說下個月給你發證書!” 染坊里頓時爆發出歡呼聲。春燕她們拿出攢的零錢,讓大妞去買糖,說要好好慶祝;趙小玲翻出最好的繡線,說要給證書繡個布套;劉桂蘭則殺了只老母雞,說要給大家燉雞湯。 晚飯時,院里擺了張長條桌,燉雞湯冒著熱氣,貼餅子金黃酥脆。陸時衍被拉著坐在蘇青禾旁邊,春燕她們起哄讓他喝酒,他紅著臉推辭:“我明天還要上班呢。” 蘇青禾給他盛了碗雞湯:“別聽她們的,喝這個暖和。”湯碗碰到一起時,兩人的目光撞了個正著,又趕緊錯開,碗沿的熱氣里,仿佛藏著說不出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