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飯端過來,一家人圍著桌子坐好。 飯很簡單,主食是紅薯稀飯、雜面窩窩。 夏季不缺青菜吃,做了兩樣,西紅柿炒豆角,清炒小白菜,用油少了些,但分量上足足的。 雜面窩窩分兩種,一種雜面少點,白面摻了四分之一的雜面。 苗大蘭從饃筐里把兩個雜面少的窩窩都拿出來,一個遞給了妉華,一個掰了一半給了衛杏玉,另一半放回了饃筐。 苗大蘭跟衛保山兩人吃的是又黑又硬的純雜面窩窩。 妉華喝了口紅薯稀飯。 比她在上一個世界喝的難喝多了。 因為產量高,不容易生病蟲害,這一帶種的都是這個品種的白心紅薯,相對的口感差點。 妉華發現這個身體的味覺特別敏感。原主不喝湯藥,求生欲不強是一個,另一方面,是她實在難以喝下去。 因為味覺敏感度高,一般人覺著苦點的,在她就是十分的苦,每次喝藥都是自己強行灌下去的。 不光是中藥,西藥片更是吞不下,藥片吃下去經常是大吐一場。 長年累月地受病痛跟喝藥兩種折磨,再加上對家里的愧疚感,原主求生欲不強可以理解。 妉華也體驗過了,上午喝的那碗藥汁,苦感清晰到她的意識體都不想喝下去。 她的意志力夠強,壓制住了身體的嘔吐感,強行喝進了肚子。 妉華用勺子盛了些西紅柿炒豆角的湯汁,又挖了一勺面醬,放到稀飯里一起拌了拌,味道不那么寡淡了,起碼能吃下去了。 跟村里其他人家一樣,衛家一樣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幾下就說到上午發生的事了。 衛保山聽了也是生氣。 苗大蘭更氣董家,“你一會去問問董石頭,一句話,還想不想做親,想,明天來提親,不想,直接說,別弄什么等董安國當上兵的事成了以后再提親的借口。 董安國要選不上呢?就不提了?又說什么杏溪還病著提親不合適、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沖喜呢、對杏溪名聲不好。聽聽張桂蘭這話說的,里外里為咱著想一樣。 哪兒呀。董家這是嫌咱家杏身體沒養好不想做親了。不想做親又不想背上個不守信用的名聲,想拖到杏大了,咱家等不了讓咱家來提不結親。這樣他們就保全了名聲。好名聲他們得了,親也不用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