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比之下,她在山上吃的加餐沒那么好吃了。 短短幾天,她體會到了口福之欲是什么滋味了。 難不成她要好好學一下廚藝? 到了下午上工的時間了,妉華說要跟著一起去地里,她幫衛杏玉交豬草。 苗大蘭以為妉華在家里呆煩了,想去地里轉轉看看,只說了句累了自己回來,不用找她說。因為她分到活是給玉米地鋤草,人一進到玉米地里看不到個人影,想找個誰可難了。 一家隊一起出了家門,往正村口走。 要下地一般是從正村口出,正村口在村子的南邊,對著大片的田地,從這下地近。 妉華家是出來的早的,跟他們一樣的早沒幾家。 但碰著了,不免說幾句。 大概因為這個年代平時娛樂少,見面聊成了村民消閑的主要方式,所以雖然大家天天都見,有的一天都見幾回,可碰著了仍會相互說上幾句,最不愛說話的也會跟人問句“吃了嗎”。 看到妉華,就問起了她。 “杏溪,你也上工去啊?” “看杏溪這回是真養好了,臉色都緩過勁了。” “杏溪越長越像她舅了,都說外甥仿舅,你家杏溪杏玉都應了這句話了……” 苗大蘭愛聽這些,一一給人回。 “我家杏不上工,就是去地里看看。” “好是好多了,可還沒好透,得在家多養養,養好了再下地。” “可不是咋地,她倆個都仿了她二舅了……” 妉華不知道他們是從哪里看出她跟杏玉像了苗二舅的,大概是都是白面皮? 就是這種沒營養的話維持著眾人之間的聯系,妉華覺著有些個意思。 正村口靠里地方有一棵不知長了幾百年的銀杏樹,樹邊有一口老井,是村里吃水的水源。 衛子溝的人閑下來的時候愛到銀杏樹底下乘涼拉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