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街上的人比他以前來九垣城看到的多,再看旁邊的人,多是大人帶著孩童。 他在九垣城設(shè)了個鋪子,不過很少過來,這回有大半年沒來九垣城了,聽說九垣城發(fā)生了變故,便壓著些貨品過來看看,順便理理帳,把賺的錢收了。 他把頭伸出車窗,問他車前的過路人,“敢問這位兄弟,你們這是去做什么去?” 他問的人三十多歲,農(nóng)家漢子打扮。 農(nóng)家漢子不是一個人,身邊有個跟他歲數(shù)相當(dāng)?shù)呐?,一對十來歲的男孩女孩,看上去是一家子出行, 農(nóng)家漢子扭過頭,看到賈鴻康雖然穿著富氣,但一臉的和氣,心里也舒坦,笑著答道,“我們是去九垣書院給我家小子丫頭報名去?!? 他說著還看了看身邊的一對十來歲的兒女。 兩個孩子則好奇地往賈鴻康跟他的商隊看著。 賈鴻康知道九垣書院,是臨王兩年前開設(shè)的,學(xué)費低廉,吸引來了不少學(xué)子來到九垣城求學(xué)。 學(xué)費再低,對尋常人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筆墨紙硯上的消耗,尋常人家多是有心無力。 看眼前的農(nóng)家漢子一家子穿的都是粗布衣,雖然沒有縫補,漿洗的干凈,生活上是過的去的,但送一雙兒女去讀書? 能負擔(dān)的起? 他聽說過了九垣書院開了個女院,只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的。 賈鴻康問道,“九垣女院也收這么大的點的孩子?” 他原以為九垣女院跟京城的女學(xué)相似,是專為富貴人家開的。 農(nóng)家漢子是個擅談的,“收的,七歲上十五歲下的女院都收。咱們九垣城里的丫頭進書院不用交錢糧。就是小子要交些,交不上的能用干活抵。 掌柜的有段時間沒來九垣城了吧,咱九垣城現(xiàn)在可變了樣了……” 忽然從后面?zhèn)鱽硪魂囕p靈靈的馬鈴聲。 農(nóng)家漢子回頭看了眼,對賈鴻康說道,“掌柜的,讓馬車靠點邊吧,是侍衛(wèi)隊的人回來了。他們應(yīng)該是去打蠻人了?!? 他的話沒說完,只聽到了后面?zhèn)鱽硪黄瑲g呼聲。 賈鴻康讓車把式靠邊,車把式趕緊著把馬車趕到了路邊,他也好奇是什么事,馬車停下來后,跳下來往來路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