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妉華沒有從記憶里找到馬翠芬往宋月柔身上潑臟水的內(nèi)情,原主也沒有聽到陳文祿說他準(zhǔn)能考上秀才這話。 她是從點(diǎn)滴中總結(jié)出來這么一個推論。 但看到馬翠芬的反應(yīng),她的這個推論八||九不離十,陳家想原主死,最好是身敗名裂的死,這樣陳文祿就不會有休妻的名聲。 原主在陳家起早貪黑的干活,任打任罵,任勞任怨,陳家沒有休棄原主的理由。 眼下讀書人要是名聲壞了,會失去考科舉的資格,考上的也能給除名。 在休了原主和逼死原主之間,陳家選了逼死原主。 在妉華說到貨郎的口水都要進(jìn)到馬翠芬嘴里時(shí),引來了好幾聲的哄笑。 誰不知道馬翠芬吃肥丟瘦,愛占便宜,來嵬山村的貨郎都怕了她了,為了一文錢,馬翠芬能跟貨郎糾纏大半個時(shí)辰。 馬翠芬當(dāng)眾揪著貨郎的衣襟、跟貨郎搶拽著貨物的場景都有多少回了。 看到的都不覺著有什么,買的跟賣的為了價(jià)錢的事拉拉扯扯是司空見慣了的。 可被妉華這么一說,讓人多了些浮想,可不是嗎,兩人離的那么近吵吵,口水不得濺到對方的嘴里去,這么一想,又有興奮感又覺著惡心的慌。 但也都心里明,馬翠芬一個四五十歲的老婆子跟二十幾歲的貨郎,當(dāng)著眾能有什么瓜連。 從這就能襯出馬翠芬說的有多不對,說宋月柔整天出門見外男要是不守婦道,那跟貨郎口水都交換了的馬翠芬不是更不守婦道? 宋月柔整天出家門,不是下地干農(nóng)活就是下河洗衣服,再不就是上山砍柴挖野菜撿菌子。 崔蘭和周大芳一眾婆子媳婦們,看馬翠芬的眼光不對了,要是宋月柔這樣的被說成不守婦道,那她們這些時(shí)不時(shí)還在村子里閑逛逛、西家東家的串門子的,不是更得被說成不守婦道了。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事,她們只在戲文里聽說過,哪個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不是想出門就出門,想去鎮(zhèn)子上跟家里人說一聲就行。 婆子們更能做自己的主。 不讓她們出門,就說她們男人都會不干,不出門誰幫他們下地干活,給他們下河洗衣服。 決不能讓馬翠芬把嵬山村的風(fēng)氣給帶壞了。 “馬翠芬,你再胡扯八扯的,我們就找里正好好說道說道。哪家婆婆像你這樣往死里磋磨媳婦,沒得傳出去壞了嵬山村的名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