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輛馬車駛進了嵬山村,馬車載有七八個人,其中有一半都是十來歲的男孩女孩。 馬車在村子中間的空地上停下,馬車上的人都下車,車夫掉轉馬頭離開。 七八個人明顯都不是嵬山村人,他們從進村就四下里看著,下了車在原地四處望了望。 放在以前,有這么多外人進村,嵬山村的人都會好奇一下,上前問問是誰家的親戚還是來干什么的。 現在,嵬山村的人不僅不見怪,還會心生出一些自豪感。 都不用問,這些人是想來工匠學院學手藝的,年長的是孩子的長輩,送孩子過來奔個好前程。 工匠學院開了后,許多外村人,甚至有外鄉外縣的人都過來了,想進到學院里學手藝。 進到學院里能免費學三年手藝,管吃管住,只需要為學派干些活,要是手藝學的好,在學院里做的手藝活還能得分成。 不光能學手藝,進到學院里的學生,都會教讀書識字和算術。 這是天大的好事。不提手藝能不能學出來,能學會識字算賬就賺到了,等回去給人當個賬房都是一項好營生。 尋常人家誰供得起讀書人,光是每年的束修都能難壞人。 更別提還能免費吃住了。半大的小子吃窮老子,家里少了一個半大小子的口糧,三年里能寬余不少。 這么好的事,自然不能誰來都收了,沒有通過面試的打哪來回哪去。 只有他們嵬山村的孩子,想學的都能進去學。大人想學也能跟著學,哪怕是四五十歲了也行,只是不管吃管住。 誰讓工匠學院是他們嵬山村的里正建的呢,四舍五入就是他們嵬山村的學院了。 他們嵬山村現在凡是七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人人都能認識幾個字,起碼會用樹枝劃拉自己的名字,他們敢說大楚的哪個村都比不了。 憑著心中的這股驕傲勁,村民對外來求學的人都很友好,當即有人給七八個人指了路,“看到那個木牌沒,上面寫的四個字是工匠學院,下面的箭頭是指方向的。 你們沿著箭著指的方向走,等見到下一個木牌還是跟著箭頭走,走一會就能上到工匠學院去了?!? 七八個人謝過村民,跟著箭頭往山上走。 “比蘆州書院還氣派?!敝苋玳日驹谏侥_下,仰望著半山腰那一大片色彩明快的建筑,眼睛更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