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所得必有所失,才是世之常理。 白璃的天賦能力是調用氣運,她能抽取他人的氣運,也能把氣運加諸于他人身上。 一個人的氣運盛,就是人常說的走福運,氣運低常被人說成霉運纏身、走背字。 白璃好不容易算到她來到這個世界讓她的修煉更進一步,是來得好處的,哪會不計報酬地白給別人送福運。 誰從她身上得到的好處多,誰付出的代價就高。 成就仙身后,最不能避開的就是因果,背負的因果債多了,下一次的仙劫可能就渡不過去了。 白璃干涉了他人的氣運,必然要因此背負上因果。 但白璃從中取了個巧。 她為別人加持福氣,都會先知會對方,即便是在她沒有覺醒本體意識前,她本能的就這樣做了。 像是她給秦元恒加持了氣運,讓他保住了世子位,秦元恒是知情的,知道白璃是怎么幫到的他。 白璃所說的對等的規則,意思是從她那里得到了什么,就要付出同等的代價。 秦元恒知情,并同意了白璃為他加福氣,等同于默認了對等的規則。 白璃取巧的地方在于,她增強了秦元恒的氣運,用的是仙那個層次的手段,相當于用一輛豪華的馬車,幫秦元恒運送了一根普通的樹枝,貴的是馬車的運費,而不是那根樹枝。 對等的規則下,秦元恒要付出的代價是那根樹枝和馬車的運費,即,他要為他得到的氣運,和白璃為此使出仙級手段使用費買單。 秦元恒以為他付出的代價不過給白璃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卻不知道,他付出的代價還包括擔負了白璃轉嫁到他身上的因果債。 陳大丫、陳文祿、肅王等人,也都替白璃分擔了因果。 白璃在嵬山村時,憑著對自己有沒有好處或喜好來讓人走福運或倒霉。 陳家人福氣旺能讓她過的舒心,她就不時地給陳家人送些福氣。 有人惹她不高興,她就憑本能招來附近的穢氣陰氣晦氣讓那人走霉運,連五六歲大的孩子都不放過。 她那時沒有覺醒本體意識,很多時候用能力都是憑著高興不高興,所以背負上的一些因果債沒能轉嫁出去,這是她在嵬山村時沾染到的因果最多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