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戲諫-《清穿之一世夙愿》
第(2/3)頁
雖然不知這是臨時起意還是從她問皇上對壽辰的意見時就已早早決定好,若是一場預謀,那么她實在太絕情。
“總有一日,她會諒解朕的對嗎?”想起那日一心以為他的親爸爸此次是真心為他辦這場壽宴的他滿面歡喜的笑容,心中便一陣刺痛。
戲臺上的譚鑫培一面在戲詞里唱得哀婉沉重,一面對著“靈牌”開始磕頭哭祭,他生生磕了三下后,嘴中的唱詞卻隨之戛然而止。
出人意料的,他突然轉過身來一步步走下了臺,所有人都詫異的望著他驚人的舉動。
按理說此刻戲才演了一半,他卻如此猝不及防的停下;然而唯獨臺上的配角自覺為他讓出了一條路,并不驚訝的神色,似乎是早已計劃好的一切,就連鑼鼓聲都未停下來,旁若無人的繼續敲擊著。
空氣卻驟然凝結,不明其意的眾人瞪圓了雙眼大氣都不敢出。
他的步伐透著那么些大義凜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徑直走到慈禧面前,霎時突然跪下,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他重重的沖她磕了一個頭,慈禧向來鎮定的眼中也閃過詫異;按理說,這場戲還未完,而戲臺上的劉備也是一國之君卻此刻給臺下的太后磕頭。
慈禧眼中閃爍不定的光漸漸化為微怒,她已明了譚鑫培是在暗自為皇上求情,他的面容中仿佛透著幾絲懇求。雖然不發一言,然而那磕頭聲卻聲聲血淚,眼中滿是對如籠中鳥般的皇上的同情。
仿佛是在為皇上叫屈,就算他對紛亂的朝局不甚了解,但他對于這一切景象都歷歷在目,親眼目睹皇上從當時意氣風發的少年君主一點一點被扼殺了一切,成為慈禧的擺設。盡管他明知為皇上求情是慈禧不可觸碰的雷區,連王公大臣都不敢言的話,他卻用聲聲磕頭聲全部道出。他不敢奢求慈禧還政于皇上,只求她放過他。
他雖是戲子然而卻出了名的為人豪邁,從不屑于諂媚之事。盡管在外人眼中顯得有那么一絲特立獨行玩世不恭,然而他卻依舊我行我素的瀟灑。
同情皇上的人并不少,卻唯有他才敢此刻不顧性命的遵從自己的心膽敢站出來觸碰逆鱗,他甚至都不知此次戲諫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么。
無人敢出聲,都緊張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雖然譚鑫培一直備受皇太后賞識,然而以身試險說不定下一秒慈禧的唇角一動便能要了他的性命。
她的面容陰沉,然而卻緊緊閉著唇一言不發,既不怒斥他卻也不心軟,仿佛五味陳雜的情緒都被她硬生生的壓了下去。不知,在此刻,她會不會也有過那么一絲顧念舊情的心疼而放過皇上的念想。
譚鑫培見她不語便毫不間斷的磕著頭,臺上的鑼鼓聲愈加喧天,他的磕頭聲更加沉重;隨著急促的鼓點聲,他的額角已經從青紫磕出一抹殷紅。滿目的白色縞素,還有在寒風中猛烈飄揚的白色長幔,愈加襯出他額頭上的血跡斑斑刺目驚心。
興許,從他未唱完這段戲擅自下臺的這一刻,他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一旁的皇上緊緊抿著唇,泛紅的眼眶溢出幾許隱忍的淚。
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怔仲的望著固執的他,臺上的配角依舊在走著臺位,鑼鼓聲依舊未停,仿佛這還是在繼續著那場戲。也許是譚鑫培早已起意要借戲上諫,整個戲班子才會壓制著即將觸怒慈禧的怯意如此默契而固執的將它完成。
最后一聲的鼓點仿佛震懾天際,一聲重擊后許久似乎還有余音繚繞。天地忽然無比寂靜,眾人的心都提到嗓子口,仿佛一截繩子已拉扯到最大限度,下一秒便會隨之斷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