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96章 100大結局(下) “爺爺?我心老跳。”四月一日,已過午夜,少年失眠。 “為啥?” “月考不好。” “嗨一回而已!” “六月高考呀!” “甭管幾月考,別唉聲嘆氣的,爺可不愛聽!” “我也不想,心臟老跳,突突突的!”少年黑夜里捂著胸口瘋狂蹬腿。 “這咋整?給你講故事?”老馬調戲。 “講真人真事吧!” 老馬醞釀半晌,開口道:“呦還真有一個,爺本想攢著等漾漾長大了講給她聽,今天正好說給你。從前有個姑娘,姓康叫紅霞,小時被家里虐待過,性格特別木訥,白白凈凈微微胖,兩條辮垂在胸前,文靜又好看。十五六歲時她被家人賤價賣了,后來轉手進了一地主家作小妾。到了地主家也不好過,說是小妾沒生兒子前跟丫鬟差不多。好不容易一把年紀才生下一兒子,大太太見自己無子把她兒子搶了過去,這人不哭也不鬧,任當家人發落。這婦人一輩子不太會笑不太會說,也不會跟人打交道,永遠在干活,永遠在干活。干什么活兒呢?她房子里有個織布機,這人每天吃飽睡足不停地織布,從清末織到民國,從民國織到新中國。老太太活了六十一,織了四十年的布。財主家經打仗、斗爭、換朝代還是有家底的,她那些布料材質款式早沒人稀罕,但她還在織。她兒子瞧不起她連媽也懶得叫,她女兒看輕她小小年紀常數落訓斥她,沒一人跟她親近,她獨自住在偏房幾十年被一大家當作怪人。這人也不理會,只管天天織布。她給他兒子織了結婚的布、生孫子的布、孫子用的布,給她女兒織了出嫁的床單門簾被套,織了女兒生子要用的尿布、枕巾,即便根本沒人用她還是一直在織。沒人曉得她怎么想的,也沒人關心她怎么想,直到她死的那天,家里人去房里抬尸時才曉得她這一生織了多少布——一卷一卷摞到屋梁高,七八平的地兒全是布,村里人過磅一稱好家伙!一萬兩千斤!合現在六噸多重!沒一人在乎她的葬禮,倒是所有人都在犯難這上萬斤的粗布怎么處置。親戚們偷挪些、外面人買了些、喪事上用了些……她一兒一女用了一輩子也沒用完,傳到孫子這也沒人稀罕那土氣玩意,作抹布還嫌難看!就那么東扔一點西費一點,現在還有兩大箱子!” “你怎么知道剩兩箱?” “因為這個人啊,是我親祖母!老婆子建國后去世,那時爺七歲,是爺爺給她頂的孝子盆。成年后爺到處打聽關于她的事跡,好話不多壞話不少,倒是所有人一提起那萬斤布個個眉飛色舞。”老馬長嘆一聲,嘆自己年過半百才懂得自己的祖母。 “這么好的故事,爺第一個講給你聽。” “好吧。”仔仔半信半疑。 “屬實寡淡了些。還有個故事,鎮上早年有個賣字畫寫對聯的,那人秦嶺畫得跟真的似的,一排綠山有深有淺有明有暗,門口看秦嶺畫的人常擠成一疙瘩!沒幾年他的秦嶺畫、華山畫被畫廊收了,后來那人去北京發展——成畫家、大師咯!” “哦。” “這畫家早年也是農民,沒上過學、性格古怪、天天畫畫,村里人誰不笑話他是個笨疙瘩。你說聰明笨、聰明笨,哪算聰明哪算笨?懂社交、懂時尚、懂科技、懂這懂那,懂得多瞧著賊聰明高高在上的,可人費勁地讓自己聰明,聰明又沒讓自己快樂,那這聰明該叫虛榮!分不清虛榮和幸福是最大的愚蠢!可憐爺也是這幾年才想明白這個道理!二十歲怕不聰明,三十歲怕沒媳婦,四十歲怕沒錢,五十歲怕人不敬,六十歲開始怕死,七十歲往后大概明白了些,明白了也快活了!” “人到七十歲才快樂呀!”少年嘆。 “你太小還不懂!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在兒時,小時候的快樂跟頭腦聰明有什么關系呢?玩樂高有玩泥巴、過家家、捉雀雀快樂嗎?為啥人人愛喝酒,因為喝醉后變傻了,變傻最快樂!成年人還有什么比傻成一個憨憨更快樂的?快樂是人的心發起的,不是腦子。” “嗯?” “心和腦是兩碼事。路人把孕婦撞到,孕婦他老公二話不說伸拳頭,那是聽心不聽腦。倘日本鬼子來了他會打嗎?不會的,早跑了,跑是聽腦指揮。大腦反應只是表象,心靈感應才是本質本能。男人相中女人不是靠大腦分析的。你行俠爺爺他老伴診出老年癡呆連小孫子也不記得,結果吃飯時還把盤里的肉留給她大孫子,這是用心的!所以腦死不叫死,心死了才算人死了。你選職業也要聽聽你的心。老話講心性心性,心靈和性格是一體的,讓性子跟著心走,不受腦子擺布。” “哦。” “個人毅力像野草瘋長一樣,不講路數只管長!野蠻地長!你要用科學干擾的話,恐怕那棵草也不會長了!你二舅種地是本能——蠻力加習慣,倘叫農業專家去培養他指導他,那可壞咯!懂得越多越不會種了。你進入社會后會被各種人指導、培訓,記住,那是皮毛!三黃為一口肉能沖我叫一天,把它惹急了還咬我呢,這叫本能。你訓練它坐下、趴著是一時屈從的雕蟲小技。動物比人以為的要聰明太多了,植物也是。漾漾年前買的多肉靠一片葉子也能插遷,這正是植物的生命力、毅力。可能生命力等于毅力吧!” “嗯。”仔仔打了個哈欠。 “爺看你上高三看了大半年了,知你努力了也拼命了,你放心,考砸了有爺爺給你兜著,看誰敢把你咋地!再不濟爺明早跟宋老師說你生病了,給你請天假專門睡覺放松吃火鍋!不聊了不聊了,我娃睡吧好好睡吧!” 小的早睡熟,老的卻在黑夜中嘆息,漫長的人生像卷畫一樣強勢鋪開,惹人不眠。 轉眼到了六月七號,那天致遠在上塘中學做監考,桂英穿著開衩的旗袍舉著復古傘前來助陣,老馬全程用鐵棍舉條短小橫幅上寫“仔仔加油”,那天六歲的漾漾帶著小紅帽擠在人海中皺著眉頭見大世面。 七月小賢臨產目下出門不便,馬興盛這天開著車帶著厚照奶奶全程陪考,吃的喝的用的帶了兩箱。厚照奶奶坐在三輪車上扇著扇子不停地念阿彌陀佛菩薩保佑,興盛不會說管用的話,甚至至今直面厚照還有些自慚形穢,但他停不下來的行動足矣表明他的心思。 高考順利結束,老馬發了兩個大紅包作獎勵。仔仔睡了兩天正欲大玩一場,不成想卻被媽媽以旅游為名誆到西安。為了讓二哥二嫂專心生產,桂英撥重金讓仔仔領著厚照去西安、臨潼到處旅游,如此支開厚照二哥可全身心地照顧嫂子。 兩少年在西安玩了半個月,很快高考成績出來了,仔仔考了六百六十八分,厚照考了五百八十九分。何致遠見兒子的總分超出估分二十多,樂得在家里蹦了起來。接下來是填報志愿,桂英又錢將兩孩子送到深圳,方便致遠密切地根據兩人的分數、意向專業選擇學校。 七月九日預產日,小賢壓力太大想提前剖腹,日子定在七月七號,桂英七月五日回到屯里幫二哥。七月七一早開刀剖腹,剖出一個皺巴巴的女嬰來。老馬一聽是姑娘,先一嘆后面一直樂,樂得等致遠回來。 “是個女娃兒!盛盛落了個女娃兒!”中午致遠一下班,出了電梯便見岳父洪亮地朝他說話。 “哦女寶寶呀,我之前取的名字多半是男寶寶的!” 進門后翁婿兩坐在一團唧噥了三個小時,最后為這個女寶寶取名馬明昧,小名七七。這頭名一定,那頭馬桂英立馬將“馬明昧”三字報給護士,護士于是將此三字錄入電腦,最后打印在了七七的出生證上。 隔天錄取通知出來了,仔仔如愿考上了深圳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厚照被調劑到第二志愿長安大學的交通工程專業,彼時聞到喜訊的兩少年正在廣州旅游。除了喜得千金、金榜題名,八月老馬又得一好消息。女婿所教高三五班的語文平均成績位列年級第一,且均分高出第二名四點七八分。基于此等硬實力,上塘中學教委會經過開會研究決議下學期讓何致遠帶三個高三班的語文。 二零二一年七月北方發洪水,大洪水淹沒了曉星的大半豆子,損失慘重的女人沒有辦法,開始開車在各個村子收豆子。為了如期交付定量豆子,她跟鐘理一天跑一個村,預定和現買的豆子不但滿足了農批市場的老街坊,還余下了兩噸多。如此在鎮上跑了四個月,靠著中間商的微薄油水不僅彌補了當年洪水的損失,還賺了幾萬還了桂英。 天災難料,往后幾年她把種植和采購的工作五五平分。慢慢地,包曉星累積了不少農民客戶,人見她好說話價錢實誠常會在摘豆前通氣她。深圳市場里接收不完的豆子她開始在網上零售,夫妻倆加維籌夫婦合伙運營網店,薄利多銷。 這一年的鐘理溫和了很多,年輕的棱角和銳氣隨著歲月漸漸磨平,原本回鄉也有計劃的他在曉星的雄心壯志之下悄悄隱藏了自我。他從早先的領頭人變成了如今的守候者,他保持距離地守護著他愛的人。他不再說話,因為言語已經失去了意義。他隨時做好了離婚的準備,也時刻渴望著他夫妻能破鏡重圓。他像衛星一樣緊密地繞著曉星那顆行星,他把成就他愛的人當做作自己余生無二的使命。 又到九月開學季。仔仔上大學那天全家叫了三輛車去送,老馬以為多遠呢,結果兩鍋煙的功夫車停在了深圳大學門口。老馬心想上大學的仔仔八成跟高中一樣周末回家,誰想十八歲的少年跟翅膀硬了的老鷹一樣怎么喚也喚不回。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迷了何一鳴的心眼,桂英和致遠學著接受兒子一月一月不著家,老外公卻笨得學不會。 年底曉棠懷孕,這次也沒保住。絕望的女人放棄了自然懷孕,開始尋求人工醫藥、試管嬰兒的幫助。年底莫小米跟張珂分了手,原因是求婚不成感情受挫張珂在湘北市另覓新歡,而小米此時已二十四歲,失戀又無聊的她開始自己創業做生意、投資搞理財。也是年底,張卓凡和她的小女友去美國旅游時順便領了結婚證,還將溫柔可愛的老婆帶給曉棠、小米見了一面。 轉眼新春又過。元宵后有一晚老馬詭異地夢到老黃死了,隔天打電話時果然十六歲的老黃已死半個月了,他又惱又惜無可消遣。巧在漾漾七歲生日時桂英給上小學的女兒買了一只小狗作生日禮物,很顯然三月大的小奶狗是買給父親的。老頭嘴上抱怨狗狗給自己添麻煩,身體卻忠誠地喂養。上小學的何一漾留給老外公的陪伴較幼兒園少了一半,每天光在校要待夠十個小時,中午在外吃飯午休老馬拉著她不敢磨蹭,晚上回家寫作業老馬在旁緊緊盯著時時催促。 “狗狗到家十來天了,你名字想好沒?”一日黃昏,老馬牽著狗接漾漾回來問。 “跳跳?皮皮?丟丟……它是男狗狗還是女狗狗?”七歲的姑娘口齒伶俐。 “男狗!說一萬遍啦!你再沒想好爺爺可取啦!” “我每天在思考呢!你要叫什么?” “黃仔、五黃!”老馬一出口把自己逗樂了。 “好難聽!” “實在不行叫狗狗吧!” “啊?狗狗的名字叫狗狗?” 爺倆蹲在綠道一處摸著狗狗大笑。經過一個月的商榷,小狗的名字終于定了下來——貝貝。此后,每天放學老馬牽著貝貝去接漾漾,幼小的生命總能帶給人莫大的幸福感,老馬在家的孤獨被貝貝驅逐了幾成。 這年一到周末,老馬總盼仔仔回來,奈何大二的學生寧愿和室友賴在宿舍、吃學校的快餐也不想回家聽爺爺嘮叨受媽媽抱怨。上課被點名、合伙上自習、組團打游戲、周末和同學聚會幾乎是每個大二生的標配。 七月中馬俊杰請客,因為兒子馬和光考上了深圳排名第八的名牌高中,俊杰一高興包了幾桌豪宴請建國伯賞臉吃飯。老馬帶著漾漾和禮物如期赴約,一進包間看到行俠的那一瞬真叫人意外得感動,喝了兩瓶上等佳釀行俠又哭了,哭老伴不記得他哭兒子病反復。俯望行俠酒后嗚咽老馬遲遲說不出話,面對苦難、不幸、厄運遲滯得麻木,這大概是人老的征兆吧。 這一年暑假學成忽然開口說話。只因和蕓香玩得起勁被蕓香壓制得沒法子繃不住了,小孩一開口竟變了聲,原來學成也長大了,長成高大帥氣的小公子哥。話是會說了,可惜曾經被自己咬斷的左手拇指指甲蓋再也長不好了,對爸爸的恐懼和疏離藏在心底好似時刻會重現。 這年九月,何致遠成了上塘中學高三三班的班主任。往后若干年,他一直與高三生為伍,偶爾忙得沒時間回家直接住在宿舍,桂英年底專門給他買了輛代步車方便他上下班。此后的何老師成了高三大軍常駐的幕后英雄,直至干到退休以后。 課堂外的何老師異常活躍,常代表學校參加市里舉辦的各種比賽,并屢屢獲獎增榮,年底還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隔年有學生將他上課的視頻偷錄下來傳到網上,何老師對一些名家名篇、名著人物、詩詞元曲獨到豐滿的見解引來了無數網友關注訂閱。學校發覺后將他的課程體系化地進行一一錄制,后以上塘中學的名義在視頻網站開號發布。 因學校助力,何老師的短視頻第二波走紅,這年已進政府作文官的鄧仁輝偶然點到后見是老友大驚失色,立刻給致遠打去電話祝賀。兩人許久未見格外親近,并約好周末一塊吃飯。鄧仁輝在疫情前線做志愿者時偶遇一伯樂,兩人也是老鄉,熟絡后那人一聽仁輝資格出眾、出版作品甚多,于是介紹他進了教育局機關·黨·委·做副處長。又三年后仁輝被調往一中學做副校長,扎穩了腳跟他頻頻邀致遠過去任教,致遠感恩上塘中學一直不愿離開。一個網紅老師一個活躍校長,同屬湖南人、同教授語文、同癡迷文學,后常聯手打出了不少教育界的微形組合拳,為深圳市中學語文的發展貢獻了畢生心血。 二零二三年,包曉棠五月人工受孕成功,可恨因醫生誤診又流胎一次,悲不自勝的女人眼觀自己遍布針眼的肉體幾近麻木。奈何公婆給的映射、思軒給的期待像魔咒一樣牢牢套著她,萬念俱灰以不足矣形容她這幾年的心境了。她說不出為什么她還在一次次地奔醫院跑,也說不出自己面對壓懾為何一言不發。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果真算不得女人了嗎?人與人結婚的終極目的又是什么? 這年暑假仔仔頹廢至極,整天被社會上的負面新聞輪番轟炸,無形中對未來毫無信心。開學前一晚,仔仔跟家里那位專門相對而坐探討大勢。 “爺爺你說人與人之間的偏見這么根深蒂固,經濟再發展有什么意義?” “形成社會的多元化,正是經濟發展的意義。” “那科技發展是社會的救星嗎?” “從航天航空、深海探索、基因研究這些大局面來看,絕對是救星;但是科技也變成權力者奴役人的工具,還弱化了個人的能動性,把人變得碎片、分散、低能。科技讓生活變得復雜,還給人劃了等級,復雜和等級就是倒退。怎么說呢,科技是把利刃,得看誰握著。” “科技一直在高歌猛進,可壓迫還在呀!比以前更猛!我們師兄在學校那么牛氣,上班后還不是九九六、大小周地被資本家壓榨!” “起碼,人開始討論這些問題了,說明人們普遍知覺了。不知覺最可怕,知覺是進步的排頭兵!” “說得真漂亮!那你說沒有房地產的話中國能發展這么快嗎?”仔仔問完喪氣地剝柚子吃。 “社會發展沒有如果,現實的就是合理的!” “嘖嘖哲人吶!再問你,人的自由被體系強力約束,該怎么辦?” “自由有很多種,不可能所有的全被約束。越約束越反彈,越打壓覺醒越快。何況自由和約束是一對難兄難弟,所以才有聲東擊西、‘南水北調’、內外矛盾相互牽制,思想控制、愚民政策古人早說啦,你一名牌大學生讀過幾本古書呀?” “別扯遠!繼續,我問你!我們年輕人還能改變世界嗎?” “世界發展的決定權從不在年輕人手里。” “世界還會劇變嗎?” “未來七十年不會,因為有先例,發展有極限。” “社會會倒退嗎?” “那得看年輕人有多愚昧無知,看低智商年輕人的比例是多少。” “怎么知道年輕人愚昧無知?” “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看上進無望選擇墮落,就叫愚昧!怎么說呢,這也是個傷心的話題。人的身體有高低強弱之分,大腦也是一樣的,村里的低智商人群占比比城里的可高太多太多了!好多人一輩子不懈地努力,最后怎么也走不出困境,這不該叫愚昧,叫悲劇吧!” “那你怎么評價我媽呢?” “你媽沒上過大學,不是村里那百分之六七的拔尖學生,算是笨蛋里的機靈鬼吧!伶俐加努力加運氣,也混出眉眼了,像你媽、你俊杰叔這類的不到百分之三五。爺整體回頭分析你媽媽這一輩的人,運氣是最重要的!比你媽努力的多的是,可惜運氣不太好。” “社會的虛榮和謊言會更嚴重嗎?” “社會越世俗經濟越發達越嚴重。” “思想·控|制在未來更嚴重還是會變好?” “沒有思想控制的社會是最可怕的。” “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嗎?” “時代跟時代沒法比,因為發展太快了,人的見識和記憶太短了。一個時代好像一個女人,各有風采吧。” “貧困會消失嗎?” “絕對貧困會,相對貧困永遠不會,因為有社會意義和zz意義。” “未來社會會變得更平等嗎?” “形式上會非常平等,本質上參考歷史。不平等是根深蒂固的,呶你爸爸書架上有本書專門講這個。” “那我還有希望嗎?” “看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希望改變世界的話哈哈……你只希望自己更好的話,那肯定大有前景。” “爺爺你對未來世界樂觀嗎?” “爺快入土了還說未來哼哈……當然樂觀啦!”老馬哭笑不得。 “為什么?” “人之本性吶!” 這一年,老馬從七十四老到了七十五,十月份連掉兩顆老牙;這一年,漾漾從七歲邁向八歲,還差兩個小缺口便是滿嘴新牙了。 這年暑假漾漾被送回了永州,老馬不帶孩子不做飯一身清爽,拿了女兒女婿的贊助到處瀟灑。他報了游泳班去學習游泳,曾經裸游洛河、橫穿渭河是他的夢想;他在小區周邊建了一個二胡群,每天晚上和樂友定時定點拉曲子,曾經上臺表演秦腔是他的夢想之一;他去蛇口看現場跳傘、去小梅沙看人家蹦極,只因從未見過半生心向往之;他還揚言要去日本看富士山、去歐洲見大教堂,最后僅實現了去香港看賽馬。 老馬為了讓漾漾見世面幾乎盡了老外公的小心思。這些年他帶著漾漾學吹笛、打門球、看流星、觀馬拉松、學射擊、看演唱會、記錄日食月食、參觀澳門賭場……每一種體驗也許短暫,但他總用重復、夸張來加深小孩的記憶。他七十二歲的最后一月載著漾漾參加紅樹林海岸騎行五十公里的老年組比賽;他七十四歲牽著漾漾潛進一家教堂的婚禮現場參加婚禮,被發現后以一個大紅包結束了鬧劇;他七十五歲用一個寒假帶小姑娘游遍了市內所有的好大學……他一個外公參加了幾乎漾漾小學階段的所有家長活動,他倔強得把漾漾的童年時光全部奪過去當作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道大題去攻克。他希望他帶給漾漾的火熱童年足夠溫暖她一生,他希望他最愛的小孩有一個取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幼年回憶寶庫。 為了展現大公無私,老馬也時不時厚愛過另兩個孫子。比如拜托棠棠帶他和厚照去深圳出名的西餐廳吃一頓高級西餐,拉著仔仔參加深圳弘法寺的佛學露天講座,拽著兩少年大晚上裸體從商場門口跑過,領著三個孫子去基督教堂里懺悔,攛掇高考后的男孩子去酒吧喝酒,帶厚照去深圳最高的大樓俯望整個特區,用零錢鼓勵仔仔多談幾個姑娘帶回家讓他看看…… 老馬也偷偷干過一些讓人或瞠目或感動的奇葩事兒。比如他把三個孩子的名字紋在自己褶皺的肚皮上,他參加老年人長跑了跑了兩百米悄悄放棄然后坐車去終點拍照,他七十六時偷偷署捐獻遺體的文件并登記公證,他在市民中心千方百計地蹲守有記者能街頭采訪他,他開通微博耗時一年整理他畢生聽過的所有秦腔曲目及唱詞故事,他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如何活到一百歲的生活計劃…… 何一漾自小跟著外公生活,學習成績一塌糊涂性格倒桀驁不遜,言辭的謙卑中混著些刁鉆和自戀。小人兒小小年紀敢跟媽媽對著干,十歲時小道理一團一團懟得爸爸結巴。她的整個童年在爺爺天馬星空的引領中度過,導致她的價值觀也是多元的、開放的、不那么世俗的,與此同時她身上又藏著好些屬于遠古時代的小習慣、怪言辭或微智慧。 在漫長的工作日里,孤身在家的老馬脫去華麗皮囊立刻換了個人。他默默地修煉自己的面食技藝,七十三歲時做的煎餃堪比外面賣的,包的餃子不遜于東北店老板娘的手藝,做的陜西面條更是絕活一件。這些年老村長在此事上沒少折騰,他曾凌晨蒸了幾鍋洋槐讓英英趁熱帶去公司給展會后辛苦的同事們吃,曾做了好多的醬菜、柿子醋、果醬讓女婿送給他們學校的領導品嘗,曾蒸過一大鍋紅棗甑糕當漾漾的生日蛋糕款待小朋友,曾了半個月研制肘子密封后贈送給那些他認識的在鵬城的大荔人…… 余生瞬息將作罷,老頭只想做快樂的事情,為了他愛的人。有幸,他參與了兩外孫的成長,兩外孫卻關照了他的整個晚年和人生結局。他莫名其妙、他百變折騰、他絞盡腦汁,為的是給漾漾的童年、仔仔的青春和自己的晚年多留些刻骨銘心。 二零二四年四月的一個晚上,老馬被漾漾問起,開始大講關于自己的生平故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