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2022章 大結局-《將君賦》
第(2/3)頁
時間上來不及。
因而小將離等人在原兩國王都內各自整頓,度過新年,犒賞三軍一番后,迅速領兵,再次攻打周邊各國。
因為金朝與邪道勾結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邊,因而小將離等人占了個便宜。
不然攻打兩大國,很可能得僵持個三五年。
也虧得這段時間內,正道不遺余力的清剿,小將離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兩大國。
短暫的修整期間,整頓編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將離等人在短暫的整頓,迎接新年年節之后,發兵南邊各國。
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迅速打下周邊各國,不遺余力的將南邊一帶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國坤輿圖內。
降者不殺。
當然,小將離等人也不是一貫奉行這種準則,但凡有投機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絕禍患!
不遺余力的為秦國清掃禍端。
打下南邊一帶后,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的征程并沒有因此結束,短暫的休整,班師回到原來的南境。
隊伍也由原來的五萬,擴充到了各十五萬之多,兵源得到了補足,小將離與夏挽歌與京都那邊一商議,回來之后直接發起兵變。
把原本的秦國老將踢下臺,徒留燁王在朝。
在他們攻打南邊一帶時,這些老將絲毫不作為。
哪怕近幾年與周邊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相比小將離兩人而言,與之一對比,心該偏向誰,似乎已經很明了了。
把原秦國的幾位老將踹下臺后,小將離兩人迅速提拔新任將領上位,鎮壓南邊一帶,而后各自帶兵整合人手,出兵東西兩境。
北境,他們放在了最后。
這一打,又是五年過去。
期間,秦國上下早已改頭換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擴張,比之之前更加繁華昌盛,各國來往行商不斷。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補足,人才濟濟。
原本處在各國的能人異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們原來的身份而有所輕視,反倒是重用了他們,因而秦國也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從頹靡迅速走向新生發展。
不得不說,秦正兄弟倆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一套,將已經擴大了數倍的秦國治理得很好。
小將離等人只負責打江山,守江山暫時沒著落。
因為在征戰的過程中,他們會直接扼殺掉最先頭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欽佩的,不論高低貴賤,小將離等人也并未動手,允與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這些人無關家國,他們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計!
一些惡貫滿盈者,多半都被問斬。
為了讓秦國更好地接手各國疆域,小將離等人這一路上也會做足功課,盡可能地贏取民心。
有這兩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國能人異士輔佐,小將離等人也相當放心的將后背交給了他們,進而開始各方征戰。
為了阻止燁王與夏挽歌之間的相遇,小將離選擇在東鏡,與燁王一起征戰。
西境交給了夏挽歌來處理。
大概是同類人之間的互不對眼,小將離與燁王兩人在征戰東境時,也是互相比拼,廝殺,比戰術,勝利,奪取一國之時間長短。
燁王也不是沒想過要征戰各國,只是小將離先起了頭……
如此,東西兩境也在五年內被納入版圖。
待小將離等人橫掃東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國的疆域得到了飛速擴張,坤輿圖面積一再擴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個北境。
小將離以戰養戰的策略,也在戰時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番征戰下來,秦國也被養得膘肥馬壯。
甚至有很多東西,是各國那邊的特色。
將他們納入版圖面積之后,那些進貢而來的馬匹,以及各國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將為秦國征戰各國出一份力。
有了這些條件,加之小將離等人的野心,費了八年,就只剩下一個北境關外與北境各族還沒拿下。
小將離等人在征戰期間,既養兵,也在征伐各方,將東西兩境附近疆域順利打下后,他們也沒急著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舉拿下北境,進而讓秦國徹底一統天下,橫掃各方!
當秦國齊聚所有兵力,準備攻打北境各族時,小將離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這一日,小將離正在中軍大帳內,端著杯茶,聽著下面的人稟報,垂眸細思著接下來的事情。
卻是不曾想,有急報傳來。
當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將離手中,不知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解開上面的封臘,將信件取出。
攤開信件,才剛入眼,小將離瞳孔微縮,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緒紛至沓來。
君影……
迅速瀏覽完后面的內容,小將離抬手示意稟報的人退下,握著密信的手無力垂下,有些意興闌珊的后靠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注視著頭頂。
果然……還是沒能逃掉嗎?
相安無事了八年,沒曾想,卻是在這關頭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點了。
小將離心中低喃,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總是這樣!
心中情緒翻騰,有痛苦之色從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為什么還是栽在了他們手里?
小將離心中苦笑,北境各族當真很厲害?
她有些譏諷的揚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國出兵北境各族。
選在了夏日炎炎,北境關外影響對將士相對較小的時候,小將離等人帶兵攻打,幾乎是傾全國之力。
最后費三月,這才掃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關外亦入秦國版圖,入坤輿圖以示天下。
同年,征戰結束,天下歸于一統。
秦國費八年時間征戰,最終橫掃各國,一統天下。
當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隱患。
小將離等重將主帥班師回朝,派麾下各將鎮壓各方。
天下一統,秦國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夾道歡迎班師回朝眾將。
參戰征伐天下各將,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禮待。
新帝與秦正兩位宗室親自出來迎接,以示鄭重,小將離等人安然受之,看著騎馬走在最前方的小將離。
秦正兩人心中感慨萬千。
昔年,他們因為一個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將離實現了她當初的“狂言”,他們也做到了小將離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雖仍有一些不足,不過他們也在為這方面繼續努力著。
至少他們在此時,不是無顏面對小將離,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視對方,并鄭重其事地道一聲:“不負汝愿!”
看著這一幕,小將離笑了。
笑的很開心,眼中有熱意匯聚,似乎有淚珠正在蓄積,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將離微紅著眼眶,跟一眾百姓熱烈招呼,回應著他們的呼喚。
這一刻,盛名也好,罵名也罷。
是非功過,后人來評,與我何干?!
眾將騎馬一路行至宮門,并未下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許,騎馬入內,后,眾將在承德殿前下馬,入筵席。
征戰的將士早已過百萬,而今,他們也被妥善安置,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慶賀。
眾將領入席,小將離,燁王等主帥位居前列,兩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對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絲竹聲起,舞樂奏鳴。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籌交錯,高談論闊,大聲議論,好不熱鬧。
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兩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對著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的眾將領們躬身。
在眾將有些惶恐,錯愕,驚詫,不知所措等反應中,皇帝開口道:“若是沒有諸位這些年來的征戰,秦國也難承昌平!
這天下,怕是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歸于一統,若沒有諸位,就沒有而今的秦國!這一拜,諸位受的起。”
眾將不知所措。
小將離端著酒盞,眼簾低垂,仿佛在思緒著事情,夏挽歌抱著酒壇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燁王……
神色淡淡的注視著場中一切,酒也是一盞一盞的接著喝,聽到皇帝此言,揚起酒盞對著上方示意了一下,昂頭一飲而盡。
秦正適時的出來打圓場。
氣氛漸漸活躍了起來,秦正很好地帶動了氣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鬧成一團,熱鬧不已。
一場宴席,賓主盡歡,小將離等眾將難得心神放松,一個個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攙扶著回府。
小將離在回到已經翻修了數次,擴大了好幾倍的將軍府后,小半個時辰過去,慢悠悠的睜開眼,眼底幽光閃爍。
從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壇酒,小將離坐在將軍府最高處的建筑上,一個人對影獨酌,望著頭頂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澀莫名。
當初想對你做出的承諾,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卻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嗎?
天下歸于一統,百姓也將不再顛沛流離,處于水生火熱之中,不再因戰火戰亂背井離鄉,他們答應我,會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會好好盯著他們的。
你……看到了嗎?
九幽之下,得知這個消息的你,是否會夸贊我一句?
是否會念著我這些年有沒有吃飽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時間上來不及。
因而小將離等人在原兩國王都內各自整頓,度過新年,犒賞三軍一番后,迅速領兵,再次攻打周邊各國。
因為金朝與邪道勾結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邊,因而小將離等人占了個便宜。
不然攻打兩大國,很可能得僵持個三五年。
也虧得這段時間內,正道不遺余力的清剿,小將離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兩大國。
短暫的修整期間,整頓編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將離等人在短暫的整頓,迎接新年年節之后,發兵南邊各國。
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迅速打下周邊各國,不遺余力的將南邊一帶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國坤輿圖內。
降者不殺。
當然,小將離等人也不是一貫奉行這種準則,但凡有投機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絕禍患!
不遺余力的為秦國清掃禍端。
打下南邊一帶后,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的征程并沒有因此結束,短暫的休整,班師回到原來的南境。
隊伍也由原來的五萬,擴充到了各十五萬之多,兵源得到了補足,小將離與夏挽歌與京都那邊一商議,回來之后直接發起兵變。
把原本的秦國老將踢下臺,徒留燁王在朝。
在他們攻打南邊一帶時,這些老將絲毫不作為。
哪怕近幾年與周邊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相比小將離兩人而言,與之一對比,心該偏向誰,似乎已經很明了了。
把原秦國的幾位老將踹下臺后,小將離兩人迅速提拔新任將領上位,鎮壓南邊一帶,而后各自帶兵整合人手,出兵東西兩境。
北境,他們放在了最后。
這一打,又是五年過去。
期間,秦國上下早已改頭換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擴張,比之之前更加繁華昌盛,各國來往行商不斷。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補足,人才濟濟。
原本處在各國的能人異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們原來的身份而有所輕視,反倒是重用了他們,因而秦國也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從頹靡迅速走向新生發展。
不得不說,秦正兄弟倆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一套,將已經擴大了數倍的秦國治理得很好。
小將離等人只負責打江山,守江山暫時沒著落。
因為在征戰的過程中,他們會直接扼殺掉最先頭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欽佩的,不論高低貴賤,小將離等人也并未動手,允與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這些人無關家國,他們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計!
一些惡貫滿盈者,多半都被問斬。
為了讓秦國更好地接手各國疆域,小將離等人這一路上也會做足功課,盡可能地贏取民心。
有這兩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國能人異士輔佐,小將離等人也相當放心的將后背交給了他們,進而開始各方征戰。
為了阻止燁王與夏挽歌之間的相遇,小將離選擇在東鏡,與燁王一起征戰。
西境交給了夏挽歌來處理。
大概是同類人之間的互不對眼,小將離與燁王兩人在征戰東境時,也是互相比拼,廝殺,比戰術,勝利,奪取一國之時間長短。
燁王也不是沒想過要征戰各國,只是小將離先起了頭……
如此,東西兩境也在五年內被納入版圖。
待小將離等人橫掃東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國的疆域得到了飛速擴張,坤輿圖面積一再擴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個北境。
小將離以戰養戰的策略,也在戰時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番征戰下來,秦國也被養得膘肥馬壯。
甚至有很多東西,是各國那邊的特色。
將他們納入版圖面積之后,那些進貢而來的馬匹,以及各國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將為秦國征戰各國出一份力。
有了這些條件,加之小將離等人的野心,費了八年,就只剩下一個北境關外與北境各族還沒拿下。
小將離等人在征戰期間,既養兵,也在征伐各方,將東西兩境附近疆域順利打下后,他們也沒急著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舉拿下北境,進而讓秦國徹底一統天下,橫掃各方!
當秦國齊聚所有兵力,準備攻打北境各族時,小將離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這一日,小將離正在中軍大帳內,端著杯茶,聽著下面的人稟報,垂眸細思著接下來的事情。
卻是不曾想,有急報傳來。
當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將離手中,不知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解開上面的封臘,將信件取出。
攤開信件,才剛入眼,小將離瞳孔微縮,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緒紛至沓來。
君影……
迅速瀏覽完后面的內容,小將離抬手示意稟報的人退下,握著密信的手無力垂下,有些意興闌珊的后靠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注視著頭頂。
果然……還是沒能逃掉嗎?
相安無事了八年,沒曾想,卻是在這關頭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點了。
小將離心中低喃,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總是這樣!
心中情緒翻騰,有痛苦之色從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為什么還是栽在了他們手里?
小將離心中苦笑,北境各族當真很厲害?
她有些譏諷的揚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國出兵北境各族。
選在了夏日炎炎,北境關外影響對將士相對較小的時候,小將離等人帶兵攻打,幾乎是傾全國之力。
最后費三月,這才掃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關外亦入秦國版圖,入坤輿圖以示天下。
同年,征戰結束,天下歸于一統。
秦國費八年時間征戰,最終橫掃各國,一統天下。
當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隱患。
小將離等重將主帥班師回朝,派麾下各將鎮壓各方。
天下一統,秦國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夾道歡迎班師回朝眾將。
參戰征伐天下各將,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禮待。
新帝與秦正兩位宗室親自出來迎接,以示鄭重,小將離等人安然受之,看著騎馬走在最前方的小將離。
秦正兩人心中感慨萬千。
昔年,他們因為一個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將離實現了她當初的“狂言”,他們也做到了小將離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雖仍有一些不足,不過他們也在為這方面繼續努力著。
至少他們在此時,不是無顏面對小將離,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視對方,并鄭重其事地道一聲:“不負汝愿!”
看著這一幕,小將離笑了。
笑的很開心,眼中有熱意匯聚,似乎有淚珠正在蓄積,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將離微紅著眼眶,跟一眾百姓熱烈招呼,回應著他們的呼喚。
這一刻,盛名也好,罵名也罷。
是非功過,后人來評,與我何干?!
眾將騎馬一路行至宮門,并未下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許,騎馬入內,后,眾將在承德殿前下馬,入筵席。
征戰的將士早已過百萬,而今,他們也被妥善安置,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慶賀。
眾將領入席,小將離,燁王等主帥位居前列,兩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對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絲竹聲起,舞樂奏鳴。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籌交錯,高談論闊,大聲議論,好不熱鬧。
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兩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對著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的眾將領們躬身。
在眾將有些惶恐,錯愕,驚詫,不知所措等反應中,皇帝開口道:“若是沒有諸位這些年來的征戰,秦國也難承昌平!
這天下,怕是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歸于一統,若沒有諸位,就沒有而今的秦國!這一拜,諸位受的起。”
眾將不知所措。
小將離端著酒盞,眼簾低垂,仿佛在思緒著事情,夏挽歌抱著酒壇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燁王……
神色淡淡的注視著場中一切,酒也是一盞一盞的接著喝,聽到皇帝此言,揚起酒盞對著上方示意了一下,昂頭一飲而盡。
秦正適時的出來打圓場。
氣氛漸漸活躍了起來,秦正很好地帶動了氣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鬧成一團,熱鬧不已。
一場宴席,賓主盡歡,小將離等眾將難得心神放松,一個個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攙扶著回府。
小將離在回到已經翻修了數次,擴大了好幾倍的將軍府后,小半個時辰過去,慢悠悠的睜開眼,眼底幽光閃爍。
從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壇酒,小將離坐在將軍府最高處的建筑上,一個人對影獨酌,望著頭頂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澀莫名。
當初想對你做出的承諾,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卻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嗎?
天下歸于一統,百姓也將不再顛沛流離,處于水生火熱之中,不再因戰火戰亂背井離鄉,他們答應我,會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會好好盯著他們的。
你……看到了嗎?
九幽之下,得知這個消息的你,是否會夸贊我一句?
是否會念著我這些年有沒有吃飽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時間上來不及。
因而小將離等人在原兩國王都內各自整頓,度過新年,犒賞三軍一番后,迅速領兵,再次攻打周邊各國。
因為金朝與邪道勾結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邊,因而小將離等人占了個便宜。
不然攻打兩大國,很可能得僵持個三五年。
也虧得這段時間內,正道不遺余力的清剿,小將離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兩大國。
短暫的修整期間,整頓編排新兵,操持人手,后勤,小將離等人在短暫的整頓,迎接新年年節之后,發兵南邊各國。
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迅速打下周邊各國,不遺余力的將南邊一帶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國坤輿圖內。
降者不殺。
當然,小將離等人也不是一貫奉行這種準則,但凡有投機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絕禍患!
不遺余力的為秦國清掃禍端。
打下南邊一帶后,小將離與夏挽歌兩人的征程并沒有因此結束,短暫的休整,班師回到原來的南境。
隊伍也由原來的五萬,擴充到了各十五萬之多,兵源得到了補足,小將離與夏挽歌與京都那邊一商議,回來之后直接發起兵變。
把原本的秦國老將踢下臺,徒留燁王在朝。
在他們攻打南邊一帶時,這些老將絲毫不作為。
哪怕近幾年與周邊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相比小將離兩人而言,與之一對比,心該偏向誰,似乎已經很明了了。
把原秦國的幾位老將踹下臺后,小將離兩人迅速提拔新任將領上位,鎮壓南邊一帶,而后各自帶兵整合人手,出兵東西兩境。
北境,他們放在了最后。
這一打,又是五年過去。
期間,秦國上下早已改頭換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擴張,比之之前更加繁華昌盛,各國來往行商不斷。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補足,人才濟濟。
原本處在各國的能人異士,秦正等人也并未因他們原來的身份而有所輕視,反倒是重用了他們,因而秦國也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從頹靡迅速走向新生發展。
不得不說,秦正兄弟倆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一套,將已經擴大了數倍的秦國治理得很好。
小將離等人只負責打江山,守江山暫時沒著落。
因為在征戰的過程中,他們會直接扼殺掉最先頭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欽佩的,不論高低貴賤,小將離等人也并未動手,允與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這些人無關家國,他們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計!
一些惡貫滿盈者,多半都被問斬。
為了讓秦國更好地接手各國疆域,小將離等人這一路上也會做足功課,盡可能地贏取民心。
有這兩位在后方主持,加之各國能人異士輔佐,小將離等人也相當放心的將后背交給了他們,進而開始各方征戰。
為了阻止燁王與夏挽歌之間的相遇,小將離選擇在東鏡,與燁王一起征戰。
西境交給了夏挽歌來處理。
大概是同類人之間的互不對眼,小將離與燁王兩人在征戰東境時,也是互相比拼,廝殺,比戰術,勝利,奪取一國之時間長短。
燁王也不是沒想過要征戰各國,只是小將離先起了頭……
如此,東西兩境也在五年內被納入版圖。
待小將離等人橫掃東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后,秦國的疆域得到了飛速擴張,坤輿圖面積一再擴展。
最后,就只剩下一個北境。
小將離以戰養戰的策略,也在戰時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番征戰下來,秦國也被養得膘肥馬壯。
甚至有很多東西,是各國那邊的特色。
將他們納入版圖面積之后,那些進貢而來的馬匹,以及各國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將為秦國征戰各國出一份力。
有了這些條件,加之小將離等人的野心,費了八年,就只剩下一個北境關外與北境各族還沒拿下。
小將離等人在征戰期間,既養兵,也在征伐各方,將東西兩境附近疆域順利打下后,他們也沒急著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舉拿下北境,進而讓秦國徹底一統天下,橫掃各方!
當秦國齊聚所有兵力,準備攻打北境各族時,小將離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這一日,小將離正在中軍大帳內,端著杯茶,聽著下面的人稟報,垂眸細思著接下來的事情。
卻是不曾想,有急報傳來。
當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將離手中,不知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解開上面的封臘,將信件取出。
攤開信件,才剛入眼,小將離瞳孔微縮,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緒紛至沓來。
君影……
迅速瀏覽完后面的內容,小將離抬手示意稟報的人退下,握著密信的手無力垂下,有些意興闌珊的后靠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注視著頭頂。
果然……還是沒能逃掉嗎?
相安無事了八年,沒曾想,卻是在這關頭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點了。
小將離心中低喃,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總是這樣!
心中情緒翻騰,有痛苦之色從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為什么還是栽在了他們手里?
小將離心中苦笑,北境各族當真很厲害?
她有些譏諷的揚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國出兵北境各族。
選在了夏日炎炎,北境關外影響對將士相對較小的時候,小將離等人帶兵攻打,幾乎是傾全國之力。
最后費三月,這才掃清了北境各族余孽。
至此,北境關外亦入秦國版圖,入坤輿圖以示天下。
同年,征戰結束,天下歸于一統。
秦國費八年時間征戰,最終橫掃各國,一統天下。
當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隱患。
小將離等重將主帥班師回朝,派麾下各將鎮壓各方。
天下一統,秦國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夾道歡迎班師回朝眾將。
參戰征伐天下各將,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禮待。
新帝與秦正兩位宗室親自出來迎接,以示鄭重,小將離等人安然受之,看著騎馬走在最前方的小將離。
秦正兩人心中感慨萬千。
昔年,他們因為一個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將離實現了她當初的“狂言”,他們也做到了小將離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雖仍有一些不足,不過他們也在為這方面繼續努力著。
至少他們在此時,不是無顏面對小將離,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視對方,并鄭重其事地道一聲:“不負汝愿!”
看著這一幕,小將離笑了。
笑的很開心,眼中有熱意匯聚,似乎有淚珠正在蓄積,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將離微紅著眼眶,跟一眾百姓熱烈招呼,回應著他們的呼喚。
這一刻,盛名也好,罵名也罷。
是非功過,后人來評,與我何干?!
眾將騎馬一路行至宮門,并未下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許,騎馬入內,后,眾將在承德殿前下馬,入筵席。
征戰的將士早已過百萬,而今,他們也被妥善安置,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慶賀。
眾將領入席,小將離,燁王等主帥位居前列,兩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對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絲竹聲起,舞樂奏鳴。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籌交錯,高談論闊,大聲議論,好不熱鬧。
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兩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對著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的眾將領們躬身。
在眾將有些惶恐,錯愕,驚詫,不知所措等反應中,皇帝開口道:“若是沒有諸位這些年來的征戰,秦國也難承昌平!
這天下,怕是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歸于一統,若沒有諸位,就沒有而今的秦國!這一拜,諸位受的起。”
眾將不知所措。
小將離端著酒盞,眼簾低垂,仿佛在思緒著事情,夏挽歌抱著酒壇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燁王……
神色淡淡的注視著場中一切,酒也是一盞一盞的接著喝,聽到皇帝此言,揚起酒盞對著上方示意了一下,昂頭一飲而盡。
秦正適時的出來打圓場。
氣氛漸漸活躍了起來,秦正很好地帶動了氣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鬧成一團,熱鬧不已。
一場宴席,賓主盡歡,小將離等眾將難得心神放松,一個個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攙扶著回府。
小將離在回到已經翻修了數次,擴大了好幾倍的將軍府后,小半個時辰過去,慢悠悠的睜開眼,眼底幽光閃爍。
從袖中乾坤中拎出一壇酒,小將離坐在將軍府最高處的建筑上,一個人對影獨酌,望著頭頂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澀莫名。
當初想對你做出的承諾,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卻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嗎?
天下歸于一統,百姓也將不再顛沛流離,處于水生火熱之中,不再因戰火戰亂背井離鄉,他們答應我,會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會好好盯著他們的。
你……看到了嗎?
九幽之下,得知這個消息的你,是否會夸贊我一句?
是否會念著我這些年有沒有吃飽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
正文完,后面更番外
(本章完)
時間上來不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