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舊人-《他恨他的白月光》
第(1/3)頁
“瑾穆,你怎么才來……”
她睡在郡守府的榻上, 身旁竟有燦然綻放的海棠花,她掙扎著坐起來,低頭一看, 小腹上的傷口已被妥帖包扎好。
趙璟撩開珠簾, 露出一張俊逸的臉,鳳眸彎彎,含著促狹的笑。
“你再睡下去就要錯過蜀王廟的祭祀大典了。”
魚酈的腦子有些發懵,“祭祀?為什么要祭祀?”
趙璟坐于榻邊, 道:“我接受了周軍的請降,蒙曄獻出解藥,萬俟燦已經研制出了更多的解藥送入魏軍軍營,將士們已經有所好轉。周軍在離開前提出要祭拜舊主,我答應了。”
魚酈摸摸小腹上的傷口,總覺得猶在夢中, 她小心翼翼看向趙璟, “你不生氣?”
趙璟的臉沉下來:“生氣, 可是你睡了太久,我等得心焦, 不知不覺氣就消了。”
魚酈問:“我睡了多久啊?”
“整整十天!”
魚酈擰眉看他,嘴唇翕動,猶豫再三還是把話咽回去。
心想大好的日子, 還是不與他生氣了。
她起身梳妝, 在趙璟的親自護送下去了蜀王廟。
那里人頭攢動,皆是前周舊人,趙璟不方便過去, 只有在離蜀王廟不遠的一間農舍里等她。
慕華瀾早早在村頭等她, 攙扶著她過去。
魚酈還是覺得這一切有些虛幻, 問她后來的事,慕華瀾眼中有悲傷一閃而過,旋即換上一副笑顏:“蒙都統很厲害的,又有雍明殿下在,周軍很快被勸降,官家見他們都交出兵刃了,又得了解藥,自然不會再追究——姐姐,你的傷口還疼不疼?”
魚酈捂著小腹,哀哀嘆息:“自然是疼的,疼死我了,以后啊我再也不逞強了。”
慕華瀾心中哀戚:姐姐,你早就不該逞強了,人人都得了好歸宿,你又該怎么辦?
但她早就受過囑咐,半點端倪都不能在魚酈面前露,笑說:“讓藥王給你多開幾副藥,她自打和我們在一起,對于治療外傷可有心得了。”
兩人說著話,很快到了蜀王廟。
其實魚酈來得已經算晚,大多數人拜祭完舊主就散了,只剩下零星幾人。
李雍明自是長跪父親雕像前不起。
那日萬俟燦為魚酈診脈時,蒙曄特意將雍明支了出去,因而他并不知道魚酈身上的毒未解,只當她和山下的魏軍一樣,經藥王妙手回春,已經沒有大礙。
他起身迎向魚酈,“蕭姐姐,你的傷口還疼不疼?”
問了和慕華瀾一樣的話。
從前魚酈慣會逞強,但她決心從今往后不再逞強了,捂著傷口嘆息:“疼啊,怎么會不疼?”
李雍明面含疼惜,忙扶著魚酈去旁邊的圈椅坐下。
“你不要跪父親了,他知道你受傷肯定心疼,他不會因為這些虛禮跟你計較的。”
魚酈沖他笑笑,安心地仰靠到圈椅里。
蒙曄敬上三炷香,在萬俟燦的攙扶下起身,沖魚酈道:“蜀郡城外的廂軍都撤了,連圍城的柵欄都叫百姓劈了燒火,商賈貨物重新涌入,魏軍正晝夜不歇地清理騷擾百姓的賊寇,連街頭暗肆都抄了好幾間。窈窈,這座城又活了。”
魚酈詫異:“我只昏迷了十日,竟發生了這么多事?”
蒙曄微笑:“官家說,他要你醒來時就能看見一片全新的天地。”
魚酈終于知道這種虛幻的感覺從何而來,太理想了,眼前的塵世就像她無數回想象過的那樣,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美好。
她正出神,蒙曄蹲到她面前,問她:“你現在最想做什么?”
魚酈認真思考過后道:“我想尋安了,我想立即就見到他。”
肩頭重任終于可以卸下,她可以重拾最本心的情感。
蒙曄心頭酸澀,不敢想象魚酈萬一真的撒手人寰,那個可憐的孩子該怎么辦。他深吸一口氣,竭力維持著脈脈的笑容,道:“官家說他要快些回金陵,你就跟著他一起回去吧。我會在蜀郡留些時日,把玄翦衛和昭鸞臺都遣散,你放心,官家給我銀兩了,至少能保證他們十年衣食無憂。”
“至于雍明……”
蒙曄臉上有片刻失落:“他恐怕要和你一起回金陵。”
趙璟唯獨在此事上不肯妥協。
他可以開恩放走前周舊將,放過玄翦衛和昭鸞臺,但要把李雍明牢牢抓在手里,這是以防后患。
登基兩年多,他已將帝王權術玩弄得爐火純青。
可是蒙曄不能怪他,因為他深知,能做到這個地步趙璟已是仁義了,若沒有魚酈,恐怕事情不會這么容易圓滿結束。
拋開尊卑,以雍明的自由換取五萬人的性命,其實已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魚酈低頭默了默,含笑看向李雍明,“好啊,你跟我回去,你知道嗎?你都當舅舅了,你要給尋安準備一件禮物。”
原本郁郁寡歡的李雍明眼睛瞬間明亮起來,他湊到魚酈身邊問:“我的小外甥長得像姐姐嗎?他漂不漂亮?好不好相處?”
正說著話,李蓮蓮和潘玉來了。
兩人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祖上的交情,父輩又都忠肝義膽,李蓮蓮原本因為相里舟而對潘玉有些怨恨,但親眼見著他在邑峰上指證相里舟,便知他也是受了蒙蔽。
從邑峰下來,兩人只用了一刻鐘便握手言和。
他們向蜀王像拜謁過,一起過來看魚酈。
李蓮蓮握著魚酈的手,親昵道:“姐姐的劍法精妙如神,若非我急著去江湖闖蕩一番,還真想拜姐姐為師。”
魚酈摸摸她的臉,寵溺道:“等你闖蕩江湖回來,來金陵找我,我就教你幾招。”
李蓮蓮滿面春風,喜笑顏開:“真的?”
魚酈點頭。
兩人說了會兒話,李蓮蓮起身負手告辭。
她出了蜀王廟,一直走出去很遠,才抬袖開始擦眼淚。
叔父們上前問她怎么了,她哽咽著說:“從前我是不信神明的,可是從今往后我每遇一間廟都要進去拜,祈求四海神靈保佑她長命百歲。”
幾人牽著馬,在啼哭和安慰聲中漸行漸遠。
魚酈抱著手爐抬眸看向潘玉,問:“你也要走嗎?”
第(1/3)頁